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拉祜族自称“拉祜纳”“拉祜西”“拉祜普”等。拉祜语称老虎为“拉”,用火烤食为“祜”,“拉祜”即“用火烤吃虎肉”之意。截止到1990年人口为41148人。主要分布在云南澜沧江东西两岸的思茅和临沧两地区,此外,散居在西盟、耿马、景东、景谷、镇流、墨江等地。
◆历史由来
拉祜族是历史悠久的民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氐羌族人,唐代史籍称其先民为“锅挫蛮”,分布在今云南的金沙江南岸地带,自后分东西两路继续南迁。先后受唐、宋、南诏、大理国统治,10世纪以后,脱离大理政权,大规模南迁。定居在现在所分布的地方。
◆语言文字
拉祜族操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由于拉祜族长期与汉族、傣族人民密切交往,多能兼用汉语和傣语。原没有自己的文字,后来有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1957年在原有基础上创制了拼音文字,但没普及。现在通用汉文。
◆宗教文化
旧时多信奉多神和崇拜祖先,大乘佛教亦相当流行,少数还信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音乐、舞蹈和民间文学均获得继承和发展。
◆习俗及社会
实行一夫一妻制制。青年男女恋爱自由,部分地区实行由女方向男方表示爱意。婚礼在女家举行,男子长住女家,或男方入赘3年。但大部分地区由男方表示爱意,婚礼在男家举行,结婚当晚男子带工具到女方家住三天,也有的入赘3年。实行土葬或传统火葬。
住房一般为竹木结构的楼房,是一种木桩斜顶子栏建筑。
拉祜族男子裹黑色头巾,穿无领大襟衫和裤管宽大的长裤。妇女裹一丈多长的头巾,末端从背后垂及腰际,穿开岔很高的长袍,衣领周围和岔子两边都镶有彩色几何纹布块或条纹布条,沿衣领至开襟嵌有银饰。
拉祜族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历史上曾以擅于猎虎而闻名。民族自治地方有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和孟连傣族拉祜族侃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