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撒拉族自称“撒拉尔”,简称“撒拉”,旧称“撒拉回”。
截止到1990年人口为8、769万人。主要居住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及其毗邻的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乡,以及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此外,在青海省南宁市和其他州县以及甘肃省夏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等地,也有零星分布。
◆历史由来
撒拉族是古代西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的后裔,唐代时住在中国境内,后西迁中亚。元代13世纪取道撒马尔罕,经长途跋涉迁徙到青海省东部,定居循化地区,与周围汉、藏、回、蒙古等族融合,逐渐形成了一个民族。撒拉族在元代时称“撒拉”、“撒拉儿”,明时称“沙刻”、“沙刺簇”、“撒拉儿”等。
◆语言文字
撒拉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与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族语言相近,同属于粘着语类的语言。撒拉语言中有不少语言是从汉语中吸收的借词,也有藏语借词。现在大多数青年人都兼通汉语,少数人通藏语。撒拉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字。
◆宗教文化
伊斯兰教是撒拉族的全民信仰。各村子里都有礼拜寺。
民间文学丰富多彩,民间流传许多传说、故事、神话、寓言等口头文学,歌曲有撒拉曲、宴席曲,“花儿”等。刺绣艺术、建筑艺术也很有名。主要节日有和回族一样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三大节日。此外,还有一些撒拉族自己的节日,如轻“拜拉特夜”、“法蒂玛’市、“盖德尔”节等。
◆习俗及社会
家家都有果菜园,有中亚风格。同一家族的都住在同一区域。撒拉族男子头戴无檐白色或黑色六牙帽或小圆帽,外套“白布汗褡青夹夹”,腰系红布带或红绸带,短衣略为宽短,长衣较为狭窄。冬天穿光板羊皮袄或羊毛织稿子,脚着布鞋或用牛皮制成的“洛提”(撒拉语,是一种用牛皮制成的鞋,里面装草取暖)。妇女喜欢色泽艳丽的大襟花衣服,外套黑色坎肩,喜欢佩带长串耳环、戒指、手揭、串珠等首饰。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妇女普遍戴“盖头”。
撒拉族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园艺业发达,多数人家都有大小不等的果园。以种小麦、青棵为主,还种养麦、玉米、马铃薯和各种蔬菜、瓜豆,辣椒和花椒是撒拉族主要聚居区的特产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1个自治县,与保安族、东乡族联合建立1个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