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风味小吃
烧馍馍(jua) 县南黄河沿岸一带村庄,将白面发酵后掺碱,擀成圆形,抹一层油,垫上盐粉、葱丝、地椒等香料,然后卷起来,形如棒,埋入柴火灰内,烧熟即食。也有卷起再擀成圆饼的,烧熟后叫烧馍馍饦。其色黄、味香、可口,令人百吃不厌。
韭合儿和白面若干斤,刀切若干小块,擀成一个个圆饼,将加入盐和花椒粉的碎韭菜摊入,打鸡蛋一个与韭菜拌匀,将面饼对折为半圆形,或在有馅的圆饼上另加一圆面饼,压实边缘,入锅烙熟即可食。色黄味香,为民间待客佳品。
荞面饦将和好的荞面搓成条儿,切成碎块,用大拇指捻成小指头大小的卷儿煮熟,浇上羊肉汤,味香可口。
荞面凉粉将荞麦去壳(俗称凉粉糁子),浸泡一小时左右碾碎,掺水拌成糊状,用罗子过滤成汤,倒入锅内,边熬边搅,熟后挖在小盆或碗内,凉后(成固体物状)切成细条,加佐料调食,清凉爽口。
羊杂碎将羊血蒸熟,头、肚、肝、心、肾洗净煮熟,切成碎块,加白菜、粉条等副料及各种调料,烩煮一锅。秋冬季节,城镇摊贩专营叫卖者较多,乡村多在逢年过节才吃。
米酒 民间称黄酒,亦称稠酒。将软米用水泡一夜,捞出放锅内蒸熟,掺入开水,撒入麯面,搅匀成糊状粘物入瓷缸内封口,置热炕头发酵三日左右放凉地处,即成“酒糟”,随时可用。饮时,将酒糟倒入罗内过滤,入锅后再按比例加水温热,其香味浓郁。
煎饼 将白面(或荞面)加调料和鸡蛋,掺水搅成稀糊状,摊入擦油的锅或鏊内烙熟呈软薄饼状,蘸上醋、蒜、味精汤,即可食之。
三、居 住
本县群众古来多居窑洞。有“老人居中窑,儿子分居住侧窑”、“长子不离老院子”等习俗。
窑有土窑、石窑、接口子窑和砖窑4种。土窑依山而凿(也有依崖而凿的),多为坐北向南,宽3米左右,深7~10米不等。石窑择地而筑,坐北向南(忌正南方),一般宽3.5米,深8米。80年代前,县南土窑洞较多,县北石窑洞较普遍,永平、冯家坪一带还建起许多砖窑(也有石窑接砖面的),县南多以土窑接石口居多,俗称接口子窑。80年代以来,建筑之风大兴,居住处所开始追求排场阔气。民间村村搞修建,户户建新窑。县南村民建的石窑面石为细錾,还用青石压穿廊,白灰粉窑洞,水泥打锅台,显得高雅富贵,别开生面。城镇居民则盛行灰沙泥窑洞,瓷砖砌窑壁、灶台、窗台,还用水磨石铺地面。1987年工商银行延川县支行全体职工干部住上了第一幢带阳台家属楼。从此,县城家属楼渐增。近年来,涌现出许多私人盖楼房者。
屋内陈设与购物,本县人普遍有“攀比”的习性。旧时,贫者屋内一般摆一对立腿箱,一张长桌子以及水瓮、面瓮等;箱内放衣物,桌上放灶具。若窑洞紧缺,粮囤也置于窑后掌儿。炕上铺席,放置毡、枕头、被子,起床后,通常毡卷枕头靠炕墙,上放被子;也有将枕头、被子一起卷进去的。富者屋内陈设大柜、橱柜、炕桌,少数富户还有穿衣镜,炕上有绵毡、被褥等,特富户还有绒毯、油布。新中国成立后,贫富差距缩小,民间炕上均铺有褥子。1963年后,城乡兴修大平箱、四斗桌柜等家具,不少农家也购置挂镜、穿衣镜,缝新被褥、制新苫单等。70年代,盛行购置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屋内摆有大立柜、橱柜、高低柜等家具。80年代初期盛行摆设组合柜、沙发、茶几、电视机和录音机;80年代后期,盛行购置洗衣机、石英钟和冰箱。90年代以来,民间盛行摆设瓷漆组合家具,各种家用电器亦逐渐进入通电村庄的农户。
四、行 旅
旧时,民间在正月出行,要在村口或十字路口施出行礼(即点香、磕头、放鞭炮),企盼行程吉利。平常出门,择日而行(一般逢三、六、九日为宜);旅途遥远,忌住黑店。贫者出行,路近步行,路远骑驴;富者出行,骑骡子套马带侍童;达官贵人,坐轿出行。妇女出行,因缠足行走不便,多骑毛驴由丈夫照应。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们观念改变,择日出行渐消,坐轿出行废止。70年代,由于交通条件改变,自行车大量涌现,多数人出行以车代步,若远行,则坐汽车、火车等。80年代以来,各种车辆剧增,出行已无固定的习俗。人们只在客观条件下,普遍形成以“方便、舒适、省时”为先的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