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户崇尚孔子提出的“慎终追远”。讲求“丧尽其礼、祭尽其诚”。有“埋了父、葬了母,银钱入库”、“埋老人花一半家当”之说。然穷家则从简。有用薄板钉匣子的,有裹芦席实填的。
乡俗,长辈年愈六十,即早备衣棺(柏为贵,松、漆次之),挖穴筑墓。弥留之际,儿女不离病床。咽气后即烧女儿准备的9斤14两(老秤)火纸,名为“倒头纸”。然后给死者剃(洗)头,净身、穿寿衣5或7件,多用丝绸(忌毛织品,亦忌红色缎子,断子之忌),男为长袍短褂,女为衣裙(钉飘带不钉纽扣,以避“扭子”谐音)。头向外脚向里停尸中堂(以防走尸),谓“寿终正寝”,亦称“小殓”。灵前挂一布幔,下设灵牌。灵牌书“故显考(妣)父(母)亲大人之灵位”,两侧置“童男童女”,中间点长明灯一盏,香烛等祭品如常。唯所缺食品除糕点水果外、就又特制“献祭”(带有图案之硕大蒸馍)并置饭罐。犹有出嫁女儿为父母“摆盒子”供于灵前者(盒子:用彩色油面、疏菜、肉做成各种人物、花卉、鸟兽、鱼虫、如“八仙过海”八组八盘或“唐僧取经”等)。门上贴纸,以示居丧。儿女披麻戴孝(穿孝衣麻披,戴孝帽,用麻线系两颗棉球于眼前,意不观邪色,不闻邪言,专心守丧),女孝子坐于尸床两侧,称“坐草铺”,吊丧者来,即动哭声,男孝子轮流跪于灵前两侧“支丧”(向吊丧者叩头)。男孝子烧纸边烧边哭,烧完停声。到十字路口烧纸、纸轿。接着贴丧联、出讣告、门牌,谓之“发丧”。一面择吉日准备安葬,一面派次辈族人向亲友报丧。死者是男请外家,女请娘家。外家或娘家来后,方能入殓。将柏树叶垫于棺木底,然后用白布殓单(富户用丝绸)裹尸入棺,周围用棉纸包草木灰镶填尸体不实处,脚底顶一块方曲,口中含一铜钱(古含贝、珠、玉等曰“含饭之礼”或“含殓”)。一切就绪后盖棺,谓之“大殓”。盖棺前后,亲友邻居多在晚上送纸、绕香叩头,谓之“坐夜”。有钱势之家则请僧道超度,并择日请身着长袍大袖之“礼生”、“行礼”,宣读祭文。礼生唱礼有致,孝子进退有度,揖拜有节。然后请名望最高者为“点主官”,行“点主”礼。即用朱砂在丧主牌位之“神王”的“王”字上加一朱点,变为“神主”。
埋葬前夕,请乐人吹奏请灵。此时主要亲友送纸,献祭(或面)、金银山、花圈、黑白纱。晚上客人吃饭毕,男孝子按班辈先后烧纸,乐人板弦吹奏。纸烧完,乐人为守夜者唱《祭灵》等坐台戏。出丧前烧纸,起灵时由长子摔“吊纸盆”。由长孙或曾孙抱灵牌走在最前,男孝子在前拉纤,女孝子在后哭路,或男女孝子同拉纤,大儿媳提饭罐。均持“哭丧杖”。送灵队伍前有一人沿路抛纸钱谓之“引路”。送葬队以鼓乐为前导(打锣,仍按祖先功名论锤次),后为旗、牌、伞、扇,再后为引路幡、金银山、花圈、挽幛、挽联,然后是五彩棺罩覆盖的灵柩。抬龙杠者(8~32人,必用双数)边走边对唱,步调不乱。到墓地后,由长媳边哭边扫墓,扫毕将来时提的饭罐置入墓壁穴内,然后下葬,并将铭旌铺在棺盖上。此时烧引路幡、棺罩、金银山、花圈,封墓口。
埋葬毕,回来待客。酒过三巡,孝子到席前叩头道谢。一连三晚,其子孙于墓傍点火堆,名曰“打怕怕”。第三天上午给墓上培土成呈鼻形,谓“全坟”。死后七日一祭,历七七四十九天。百天时再祭,这日男孝子可以剃头,男女重孝子方可洗衣服、洗澡,之后连过三个周年方除孝服,换红纸门联和牌位。
解放前,不仅葬仪讲究排场,而且大户多筑祠堂。供奉先人轴子(有彩色画像之历代宗祖牌位排列图),逢年过节烧香纸、献饭食。清明,冬至祭祀尤为隆重,合族过会、议事。
解放后,多次提出改革葬仪,剔除封建糟粕,知识界、干部、党员中推行薄葬、葬礼从简,以追悼会形式缅怀死者(并有带头实行火葬者)。然八十年代后,葬礼已有复旧趋势,请乐人数班,葬礼放电影数场,大放鞭炮(旧无此习),大办酒席,少则三十,多则过百。
下湖人葬仪与本地人略异。老人死后,首先由女儿烧“落气纸”,焚纸人(童男女)、纸轿。然后报丧。外家或娘家来吊丧时,对孝顺的儿、媳放得宽,对虐待父母的,则提出苛刻条件。如衣裳要“五领三要”、纸要几捆、乐人几口、墓、棺材均要超常,否则,不让安埋。埋前请道士,做道场,念孝经。做道场有长有短,长道场由五个道士念经三至七天,短道场由两个道士念经一天一夜,最简单也需一晚。且讲究灯的套数,上等三套灯,中等两套灯,未等一套灯。翌日出殡,沿途放炮。散孝布分内外疏密,重孝子(亲生儿女)白布3尺3寸,女婿、外甥各2尺7寸,其他亲戚包括帮忙的人,各是1尺5寸,必须用麻绑于头上。到坟上,下葬后烧纸时,把孝帽在烟上熏一熏,放入口袋,以后逢死者三七(死后21天)、五七、周年、生日时重新戴上,三年孝满丧仪结束。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