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朔旦”,后称春节。《礼记·月令》日“天子仍以元日祈新谷于上帝”。可见三代时春节就很隆重。洛南自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开始,即打扫庭院(谓之“扫七灰”),购年货。三十日百业封门,户户贴春联,在外之人,必于此日回家团圆。午餐吃面条,称作“钱串子”,夜间为“除夕”,俱吃丰盛食品,谓“吃年饭”,庆贺丰收和团圆,献饭祀祖,焚香祀神。大年初一,黎明即起,鸣放鞭炮,大喜大庆,男女老少,各着盛装,先对祖宗祭祀,再给长辈“拜年”,大人给小孩压岁钱,早吃水饺,称作“馄饨”,馅中习惯包七枚硬币,食到者预兆当年财源茂盛。午皆备酒肴食品聚家食用,称作“过年饭”。俗谓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外家,初三拜丈家,初四拜邻家,初五日后亲朋之间礼尚往来,盛情款待。初五为破日,称“破五”,早间送节日积扫的垃圾于十字路口,谓为“送穷”(源出韩愈《送穷文》,指送智、学文命,并五种穷鬼)。午间食饺子俗称“背布袋”,预庆粮食丰收。当日天气晴朗,谓之一年所种谷物丰盛。自后始筹办社火唱大戏,尽情欢闹。
建国后,一些旧风俗已废弃。1970年后曾强调过“革命化”春节、“破旧立新”,不走亲访友,机关不放假。1979年后,春节前普遍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购置年货,添家具,缝制新衣;除夕之午,贴春联,放花炮,红灯高悬,普天同庆。初一早起,更换新衣,鸣炮迎春,亲邻乡友,相遇互拜年,也有相互以厚礼馈赠的。初二日始出外走亲戚,厚礼往来,盛情款待,延续到十五。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