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陋习
镇安地处偏僻山区,文化比较落后,长期受封建迷信的影响,仍有不少历史陋习遗留至今。
烧香敬神。向神像焚香祷告,问生男育女、问疾病,许愿给“神仙”披红挂彩。1985年统计,全县有200多处迷信活动点,修建庙宇28座,神台125处。永乐、铁厂、西口、青铜、柴坪、达仁等区,近几年有少数人打着“信仰宗教自由”的招牌进行诈骗活动。
看风水。农村建房、埋葬均请风水先生架罗盘选址,择良辰吉日动工行事。结婚、侨迁,新年后第一次出门也择日算时。
看相、算命、卜卦、抽签、赌博等时有发生。
神汉、巫婆装神弄鬼替人治病,求神祈雨,做道场等在农村时隐时现。
二、革除陋习
禁鸦片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五口通商,允许鸦片大量输入中国。柴坪、达仁有人从武昌航运贩毒,害传镇安,于是种烟、吸毒、贩毒泛滥成风。据民国25年(1936)统计,镇安种罂粟15530亩,每亩收烟捐一元。从民国26(1937)年起,国民党镇安县政府颁布禁烟法令,禁种、禁卖、禁吸。民国29年(1940)成立禁烟科,对种烟贩毒者就地惩罚。次年全县缉查烟毒案57起,查获烟土1310两,烟膏5290两,烟灰540两。同年6月3日,县长袁德新下令枪毙达仁烟犯章登炎、潘世宗二人。此后,基本制止了种烟、吸烟、贩毒。
新中国成立后,1950、1951两年,深山区有偷种罂粟者,经人民政府查毁教育,鸦片绝迹。
放足 在封建社会里妇女缠足,城乡皆然。女孩七八岁就开始缠足,日久脚骨畸形,步履艰难。“五四”运动后,提倡妇女放足。政府明令禁止缠足。民国19年(1930)镇安县改良女子小学教师姜惠茹带领学生在街头宣传妇女放足的好处。她亲自谱写诗歌给学生教唱:“两足本是天生就,为何缠得紧束束,妈妈好糊涂!”有些妇女听了潜然泪下,家长随即给女儿放了足。31年(1942)镇安县第一次妇女代表会后,缠足之风始有收敛。新中国建立后,号召妇女解放,参加生产和社会活动,缠足之习彻底根除。
剪辫 清代男子普遍留长辫。辛亥革命时倡导革新剪辫,始有男子留短发、剃光头。民国28年(1939)国民党县政府明令男子不许留辫,实行剃光头或留短发。
纳妾 俗称“娶小老婆”。纳妾之俗,自古有之,多出现在军官、豪绅、乡保人员、商贾、地富之家。有些甚至一夫数妾,男女年龄相差悬殊。纳妾目的各异:有的前妻不生育,为承嗣而娶;有的喜新厌旧,玩弄女姓。纳妾手段恶劣,多为先占后娶和抢娶。此俗新中国颁布新婚姻法后彻底革除。
童养媳、童婚 此风多在农村,是由父母主宰儿女婚姻的陋习。贫寒人家常因饥寒交迫,将幼女许给男家收养;也有男家为了使用廉价劳力,蓄养贫家幼女,长大即与其子结婚。童养媳多受歧视和虐待,地位低下,生活困苦。又因双方没有爱情,夫妻关系不和睦,常有私奔、自杀等事件发生。新中国建立后,此俗废止。
禁赌 镇安县素有赌博恶习。民国15年(1926年)县长滕仲黄为父祝寿,放赌三天。18年(1929)县长王命卿,在县城开赌局,搜刮民财,城乡皆设赌场,赌博成风;国民党撤销其县长职务,实行禁赌。但明禁暗放,赌风未减。
新中国建立后,公安机关将禁赌列为社会治安的一项重要内容,赌风基本煞住。但自1983年后,暗赌又有抬头且有蔓延之势。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