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有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四个教别。1989年底,天主教消失,佛教、道教信仰者很少。信仰伊斯兰教者在回民中仍很普遍。
伊斯兰教 明洪武八年(1375)传入镇安,当时教民在家里举行简单的宗教仪式。明末,形成固定的聚居区后,人口集中的地方为一坊,称教坊或坊社。清初,镇安有老庄、观上、程家川三坊。清末,相继增加蒿树垭、寨弯、石景、龙洞川、小窑子、熨斗滩、孙家坪、上川、万家山、县城东关十坊。在镇安历史上称“13坊”。随着教徒的增加,到民国末年,13坊先后修建了清真寺。各寺聘请阿訇一人主持宗教活动,教长(伊玛目)负责本坊教务。伊斯兰教有严格的教规和宗教仪式。在饮食起居、婚姻、丧葬、卫生等方面皆有专门规定。清真寺为回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新中国建立后,伊斯兰教13坊仍沿袭教长制管理宗教。1953年全县有清真寺13座,阿訇17人,伊玛目7人,满拉8人,社头74人。1960年宗教改革中,废除宗教特权世袭制度,合并寺坊,全县仅留蒿树垭清真寺一座。1962年商洛专署批准恢复程家川、龙洞川、石景、熨斗、观上五个清真寺。“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县清真寺全部关闭,阿訇被赶出清真寺受批斗。1980年商洛行署批准开放观上、寨湾、杨家垭(原为程家川下寺)三个清真寺。1983年又批准开放石景、龙洞川、熨斗滩清真寺。1985年和1989年,镇安县人民政府先后批准老庄寺和孙家坪清真寺为回民宗教活动点。各寺成立由5至9人组成的寺管领导小组,负责宗教事务。从此,全县共有清真寺11处,阿訇11人,伊玛目8人,满拉17人,伊斯兰教徒5800人。
佛教 县境颇多古刹。西汉时在县东熨斗滩始建石佛寺,唐大中元年(847)扩建云盖寺。明成化二年(1466)始建的兴隆寺等。这些寺院的兴建,证实佛教在镇安历史久远。民国33年(1944)成立“中国佛教协会陕西省镇安县支会”,会址设兴隆寺,设理事长1人,由郎照担任,常务理事长2,理事3人,民国末期全县有和尚222人,尼姑15人。
民国38年(1949)春,兴隆寺佛教支会发出开期传戒“报单”,迎来湖北、山西、河北、浙江、安徽、福建、甘肃、四川和陕西等12省32个县82座寺院的佛教徒。由兴隆寺得戒本师大和尚印洲(俗名王雅轩)主持,为180名受戒和尚、尼姑和居家教徒授予法名,通过注册登记,并汇编《同戒录》一书。新中国成立后,佛教继续活动。据1953年12月统计,全县有佛教寺院43处,和尚50人,尼姑41人,居士109人。1960年宗教改革后,大部分住寺和尚、尼姑还俗。1988年9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开放塔云山为佛教活动点,全县有和尚3人,尼姑2人,居士218人。
道教 传人镇安时间无考。清宣统三年(1911),全县有道士、道姑50人。民国期间有道士28人,道姑2人,城隍庙、朝阳观曾是道教活动点。“文化大革命”后,道教基本消失。
天主教 民国29年(1930),意大利天主教神甫白暮里(字号陈刊)来镇安,在县城后街先租私人房屋做教堂,后修有教堂10间(四合院,地址今老干局)。并设天主教儿童学校(先后请柞水县魏西祯、李之溪为教师)。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神甫白暮里离开镇安,天主教活动即消失。
镇安县各清真寺情况简介表
表19—1
┏━━━━━━━━┳━━━━━━━━━┳━━━━━━━━━━━━━━━━━━━━━━━━┓ ┃ 清真寺名称 ┃ 地 址 ┃ 简 介 ┃ ┣━━━━━━━━╋━━━━━━━━━╋━━━━━━━━━━━━━━━━━━━━━━━━┫ ┃ ┃ ┃建于明末,清咸丰九年(1859)兵燹,同治时重建。1930 ┃ ┃ 观上寺 ┃茅坪回族乡红光村 ┃年被带子会烧毁,1934年重修。有房30间,分前院、中 ┃ ┃ ┃ ┃院、大殿三部分。南北厅、对厅、门楼构成四合院。 ┃ ┣━━━━━━━━╋━━━━━━━━━╋━━━━━━━━━━━━━━━━━━━━━━━━┫ ┃ ┃ ┃建年无考,相传为镇安修建最早的清真寺。民国12年 ┃ ┃ 老庄寺 ┃茅坪回族乡兴胜村 ┃ ┃ ┃ ┃ ┃(1923)兵毁后重建。现有寺房13间。 ┃ ┣━━━━━━━━╋━━━━━━━━━╋━━━━━━━━━━━━━━━━━━━━━━━━┫ ┃ ┃ ┃清光绪年间建,民国12年(1923)兵燹。民国14年 ┃ ┃ 寨弯寺 ┃茅坪回族乡寨弯村 ┃ ┃ ┃ ┃ ┃(1925)复修,现有寺房8间。 ┃ ┣━━━━━━━━╋━━━━━━━━━╋━━━━━━━━━━━━━━━━━━━━━━━━┫ ┃ ┃ ┃清乾隆年间建,民国2年(1913)复修扩建,现有寺房 ┃ ┃ 蒿树垭寺 ┃茅坪回族乡茅坪村 ┃ ┃ ┃ ┃ ┃8间 ┃ ┣━━━━━━━━╋━━━━━━━━━╋━━━━━━━━━━━━━━━━━━━━━━━━┫ ┃ ┃ ┃清初建于松树沟口,乾隆时重修,同治时兵燹,光绪初 ┃ ┃ 杨家垭寺 ┃程家回族乡青树村 ┃阿訇马大贵扩建,民国31年(1942)因河水威胁拆迁杨 ┃ ┃ ┃ ┃家垭,有寺房12间,雕饰精细,为县境清真寺建筑之首。 ┃ ┗━━━━━━━━┻━━━━━━━━━┻━━━━━━━━━━━━━━━━━━━━━━━━┛
续表┏━━━━━━━━┳━━━━━━━━━┳━━━━━━━━━━━━━━━━━━━━━━━━┓ ┃ 清真寺名称 ┃ 地 址 ┃ 简 介 ┃ ┣━━━━━━━━╋━━━━━━━━━╋━━━━━━━━━━━━━━━━━━━━━━━━┫ ┃ ┃ ┃初建无考。有寺房14间,1983年倒塌。1985年重修,有 ┃ ┃ 孙家坪寺 ┃程家回族乡孙家坪村┃ ┃ ┃ ┃ ┃寺房5间。 ┃ ┣━━━━━━━━╋━━━━━━━━━╋━━━━━━━━━━━━━━━━━━━━━━━━┫ ┃ 程家川上寺 ┃程家回族乡青树村 ┃初建无考。民国32年(1943)改建,有寺房10间。 ┃ ┣━━━━━━━━╋━━━━━━━━━╋━━━━━━━━━━━━━━━━━━━━━━━━┫ ┃ ┃ ┃清乾隆时初建龙洞川,后迁建聂家沟口。光绪二十九年 ┃ ┃ 龙洞川寺 ┃西镇乡聂家沟村 ┃ ┃ ┃ ┃ ┃(1903)重修,有寺房12间。 ┃ ┣━━━━━━━━╋━━━━━━━━━╋━━━━━━━━━━━━━━━━━━━━━━━━┫ ┃ ┃ ┃初建老寺垭,后被兵毁,清道光时重修。民国19年 ┃ ┃ 石井山寺 ┃甘沟乡石井村 ┃(1930)被带子会烧毁。民国29年(1940)重修,有寺 ┃ ┃ ┃ ┃房11间。 ┃ ┣━━━━━━━━╋━━━━━━━━━╋━━━━━━━━━━━━━━━━━━━━━━━━┫ ┃ ┃ ┃民国18年(1929)建房4间。民国20年扩建3间,1964 ┃ ┃ 逍遥子寺 ┃甘沟乡石井村 ┃ ┃ ┃ ┃ ┃年坍塌。1986~1988年复修扩建,现有寺房10间。 ┃ ┣━━━━━━━━╋━━━━━━━━━╋━━━━━━━━━━━━━━━━━━━━━━━━┫ ┃ ┃ ┃民国34年(1945)建房5间。1958年成了危房,次年 ┃ ┃ 万家山寺 ┃甘沟乡丰景村 ┃生产队修补后作为公共食堂。1972年作价240元卖给 ┃ ┃ ┃ ┃社员柯玉恩、柯玉厚。 ┃ ┣━━━━━━━━╋━━━━━━━━━╋━━━━━━━━━━━━━━━━━━━━━━━━┫ ┃ 熨斗滩寺 ┃熨斗乡丰河村 ┃清乾隆时建。道光17年重修,有寺房10间。 ┃ ┣━━━━━━━━╋━━━━━━━━━╋━━━━━━━━━━━━━━━━━━━━━━━━┫ ┃ ┃ ┃1951年购买民房7间作清真寺。1975年被镇城大队以 ┃ ┃ 县城寺 ┃县城东关 ┃1700元出卖。1984年3月县政府决定由镇城队赔偿房 ┃ ┃ ┃ ┃价3000元,国家给以补助,拟在县岭重建清真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