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素有贮存干菜的习惯,将豇豆、茄子、青菜、辣子、豆角切碎醃盐,晒干后分类贮于坛中,经年不坏。还有豆腐乳、辣子酱、豆豉、茶菜、醋泡蒜、浸菜、萝卜干、血豆腐干等。
小吃种类繁多,亦为汉阴特色之一。有油炸饺、油糕、欢喜团、油糍、油条、油馍、麻花、油果、炸豌豆、炸胡豆、炕炕馍、糖墩子、二面麻、烧馍、油饼、花卷、菜肉包子、米浆馍、米蒿馍、柿子馍、水晶包子、豆腐脑、麻食子、抄手、蒸面、凉面、凉粉、蕨粉皮、蛤蚂蝌蚪、甜酒、黄酒、汤圆、糍粑、水糍馍、棕子等。另外还有松花变蛋、烧腊肉、小豆腐干等风味小吃。
解放后,城镇居民主食以大米和麦面为主,农民则收啥吃啥。每逢节日,改善生活,酒肉加餐,杯盘俱全,极尽丰盛。讲求色美味香、五味调和。
宴会,讲求丰盛。普通宴客为1品碗当中,围以4全盘,中有鸡、鸭、鱼、肉,称为“便饭”。客多则改为“两头忙”:先摆6凉盘,中上1全盘,间上1大碗,如此反复4次,最后坐菜4碗、青丝汤1碗送客。近年由8道菜增至10道、12道,甚至16道。有“海参席”、“墨鱼席”、“银耳席”、“油席”。中置1大盘,盛酱油、醋、油辣、葱白,供客蘸食。富者,席终另备点心1包送客。真是鸡鸭鱼肉杂陈,山珍海味罗列。席中不收凉盘,中间上1碗收1碗,复上复收。待上水菜时,碗盘全收。
今民间1日3餐,一般农民尤重晌午饭。雇人作工,在3餐之间增加1~2小餐,名为“打点”。
住宅 清初,民居多系草房,绕以土墙,高仅过肩,房檐伸手可攀。乾隆、嘉庆时期,始有人营造瓦房。光绪年间,富户豪族始建大院讲究“一口印”。农舍多为“钥匙头”,或盖1~2间正房,形同“一字”。土木结构,上盖青瓦或茅草,编竹为楼,上覆土泥。无力盖房者,栖居岩洞或窝杖棚,男女同室,老幼同堂,甚至人畜同居。南北山区农民就地取材,依山傍水造石板房,造价低廉。旧时民间住宅最讲究的是堂屋,其它房舍都是围绕堂屋筑构。堂屋都供有“天地君亲师位”,除夕、中元等节日顶礼膜拜。民国时期,住房条件无大改变。
解放后,群众居住条件有很大改善。农舍多为青瓦房,讲究一正一厦或一正两厦。80年代,城镇居民、职工和川道农民开始营建砖木结构、砖混结构的平房或小楼房,水泥地面玻璃窗,内外粉刷,油漆门窗,宽敞明亮,居住条件优越。但大多数农民和城镇居民仍为土木结构平房。
县城内,私人、集体、单位陆续建起2~5层楼房,鳞次栉比,高低错落。但因人口密度大,住房尚不宽敞。
行 汉阴解放前,无论平川大路或山区羊肠小道,人们均以步行为主,富者则坐“滑竿”。妇女走亲串友,爱坐鸡公车。解放后,由于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逐渐改步行为乘车。通往南北山区的地方公路干线已经修成通车,乡与乡之间的机耕路、简易公路亦已建成。人们走亲、出差多坐汽车、火车和三轮车。川道和山区公路沿线自行车已很普遍,全县城乡平均4.1户有自行车1辆,摩托车也逐渐增多。交通工具获得较大改善。
用具 汉阴解放前,群众用具简陋。富者室内有柜、箱、桌、椅。一般家庭只有1桌1箱。贫者以筐、篓盛放衣物,悬于楼枕上。灶具一般为铁锅、铁铲、菜刀、木勺、木瓢、土盆、土碗,土茶壶悬于灶头。农家多设火塘,上挂吊罐,烧水、煮饭、取暖皆在其间。茶具为瓷杯、土杯或土碗。
解放后,尤其是近10年间用具改善尤为显著。家具讲求式样美观,质料优良。有穿衣柜、高低柜、写字台、一头沉、书柜、电视柜、箱柜、大小桌。或雇工油漆,或塑料贴面。还有各种沙发、钢管椅、藤椅、茶几等。近几年又时兴组合家具和“席梦思”床。陈设有电视机、录音机、收音机、台灯、电扇、花瓶、影框、茶盘……。炊具、茶具改为搪瓷品、细瓷品和铝制品。部分家庭已开始使用高压锅、电饭锅、电茶壶、电冰箱、洗衣机等。保温瓶已普及。
礼节 汉阴县群众重礼节,爱友好,讲和善,尊老爱少,长幼有序。来客,先敬烟茶,再陈瓜果糖,殷勤招待,虽贫困之家,亦愿倾其所藏,从不吝啬。客走,强留吃饭,客人婉言谢绝,主人送出门外。平日,礼尚往来,一家有喜,全村来贺。甲方送礼,乙方必还,此次错过,下次补还。宴客亦如此,你请我去,我请你来,互不推却,欣然赴宴。
朋友见面,恭揖、点头、握手、寒暄。别时必说“有空再来”或“过身到屋”。亲朋来家,搬椅支凳,必说“请坐”。走时送出,说“消停”、“慢走”。早晨相见,多说“你早”、“你好”。午后相见多问“吃了没有”。如路遇长辈则尊谓“你老人家好”,老人回问,必答“我娃娃子家”。
县内客籍众多,称谓各异。对祖父称爷、公,对祖母称婆、姥姥、奶奶。外祖父称外爷、外公,外祖母称外婆。对父亲称大、爸、爹、牙。对母亲称妈、娘,也有人称阿姬。父之兄弟称伯、叔或大爸、二爸、大牙、二牙、满,叔伯之妻称婶或大妈、二妈。母之兄弟称舅,舅之妻称舅母。父之姐妹称姑,姑之夫称姑夫。母之姐妹称姨,姨之夫称姨夫。弟称兄为哥,妹称姊为姐。哥之妻称嫂,姐之夫称姐夫。兄姐对弟妹直呼其名。旁系亲属则称表公、表婆、表叔、表婶、表兄、表弟、表姐、表妹、表嫂……。朋友相见称老兄、老弟、大哥、大嫂、大姐、同仁、同事、同学。不相识的人则称同志、师傅……广东籍对亲族称谓更为特殊,世代相沿。
解放后,称谓无大变异。有些特殊称谓逐渐改变。
生辰 男女老幼过生日都要改善饮食。小孩过生,煮鸡蛋,给零用钱。成人过生,注重36(岁),谓36是“铁门坎”。是时,亲邻好友咸来庆贺。送现钱,“凑份子”,购买中堂、条幅、衣帽、鞭炮等礼物,但必有伞、鞋。先一日晚,亲朋邀集,放鞭炮,挂中堂,主人便宴款待。正日备办酒席,亲友前来“吃灾星”,谓吃掉灾星就过了铁门坎。也有33岁时大摆宴席的。人到花甲,咸来祝寿,送寿桃贡仙、寿衣、现钱等,祝贺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旧习双亲俱在,晚辈不做生,除36外,余不筹办。老人过生不论大办、小办或不办,女婿必来祝寿,不能减少。解放后祝寿之习相沿,无甚改变。规范更大,寿筵更丰,鞭炮之声,经久不绝。
娱乐 农历正、二月间,城乡人民喜雇请戏班唱戏,搭戏台,筹资金,附近乡民赶来看戏,有汉二簧、大筒子、八岔、皮影戏等。民国时还有京剧、豫剧、秦腔。二、三月间,青少年喜放风筝,风筝样式很多,有马挂、八卦、七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