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概况介绍>>正文

平利县宗教概况

2012-5-27 11:45:20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第一节 佛教道教
    佛教自东汉帝永平十年(67)传入中国,迄今(1990)已1923年,以释迦牟尼为教主,称为佛祖;道教乃东汉顺帝汉安元年(142),本国张道陵倡创于四川鹤鸣山,亦有1848年的历史,奉老子为教主,俗称太上老君。(均见《辞海》)。两教传入平利县在南北朝前后,唐朝极盛,宋、明、清各代继续提倡,佛、道庙宇,在平利县很难截然分开,一庙之中塑有两教之神像。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女娲山,建庙乃全县最早最大。《风俗通》:“伏羲、女娲、神农是为三皇。”《路史》:“女娲始治于中皇山,继兴于骊山(临潼)之下,中皇山即今女娲山。”《舆地纪胜》:“女娲山在平利县(老县)东,上有祠日“女娲圣后”,此唐宋旧祠也。”始名“宝灵寺”,今庙门前山有三台,故又名“三台寺”。清乾隆元年(1736)平利知县古沣主持重修,拥有正殿四重,除拜殿外,分别为“关圣帝君”(即三国关羽,教门说是天庭后玉皇)、如来佛、女娲圣后。庙中有10多名和尚,方丈名古保,民国35年(1946),国民党平利县长袁增华和城中区长陈人杰,说女娲庙窝藏壮丁,抵抗征兵,是共产党的探子,要驱逐古保出境,古保向安康佛教分会告状,佛教分会负责人立即找安康行政公署,专员李静谟在电话上将袁增华严厉责斥。另有普济寺又称药王庙,系唐代孙思邈,道教奉为药王真人,而正殿却是巨大的如来佛祖塑像,两旁是十八罗汉,正殿背面墙壁,泥塑着南岩南海和观世音菩萨。庙中至解放前夕还有彭姓等3个僧人。过去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是药王庙会,演戏庆祝,香客络绎,十分热闹。全县其他大庙如八里关的佛殿山、太平河的广佛寺、南坪的白云寺、狮子坝的迎真寺、大贵坪的峡峪寺、三阳的泗王庙、老县的高皇(即伏羲)庙、县城西的西寺、城北祖师殿等,均存在佛道两教神像,主持是和尚,很少有道人。初一、十五,善男信女,祈神还愿。唯城内的城隍庙是十殿阎王、判官小鬼和总神地藏王,系“阴曹地府”的缩影;关帝庙供奉关云长;红庙供奉孔夫子(丘),比较单一。其他小庙全县遍布,悬岩峭壁供有观音;还有龙王、火神、财神、太山、文公、三官、娘娘以及牛王、马王等神,概属道教范围。
    据调查统计:1952年8月,全县尚有和尚39人(男)、道士(伙居士)125人(男)、尼姑10人。
第二节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所创立,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信仰“安拉”是唯一的神,穆罕默德为安拉使者。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大食” 与中国正式通使,伊斯兰教开始传入中国,至今有1339年(以上见《辞海》、《安康县志》)。清乾隆后期,回民陆续从西北迁入,伊斯兰教自此传入平利县。嘉庆十一年(1806),回族穆斯林已有300人左右,在县城西北隅(今址)重修清真寺,屋脊有“第三次落成”记载(原在常家岭和现寺坎下建有简易清真寺),院子宽阔,房舍壮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贯彻执行民族宗教政策,培养回民骨干。1955年县上派马光辉赴兰州民族学校学习并任平利县回民教长。但在“文化大革命”中,穆斯林宗教活动一度停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执行民族政策,从1981年起,先后安置归还私人占住的清真寺房20间,面积568平方米。并拨专款3次共6200元,重建寺院门楼、过厅,经堂已整修装饰一新,净身水房修缮完备,还拨了1.51亩坡地作回民公墓之用。1949~1987年,五次共扶持回民就业,发展生产(含贷款)资金19151元.发放救济衣被176件,还规定回民干部职工“大尔德节”放假一天,工资照发。在副食紧俏的1957年,县通知有关部门对回民的牛羊肉、植物油供应加以照顾,并形成制度。据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回民已发展到757人,90%聚居城关地区,穆斯林得以正常进行宗教活动,民族团结的风尚日浓。
原系阿拉伯民族的名称,唐代后用于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
穆斯林:伊斯兰教信徒的通称。

第三节 天主教
    天主教除崇拜天主(上帝)和耶稣外,还尊马利亚为“圣母”。天主教曾于元代传入中国,后中断,又于明万历十年(1582)传入。(见《辞海》)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意大利人毕慕理,在平利城内始建天主堂,并首任“司铎(俗称神甫)”,后由包云山、毕雅敬等人接任。先后在太山庙(今锦屏)、叶家台子(今洛河街西头)、石牛河(今金石乡)、小连仙河(今双杨乡)、太平河(今广佛乡)设立五个分堂,全县共收教徒500余名。由于传教士大讲“天主仁爱”,又以金钱诱骗,网罗不少地痞、流氓、暴徒、恶棍前去“吃教”,当时有“以十字,圣架号,不打官司不进教”的歌谣。洛河教堂钻入了当地曾任团保头目因浮派烟地税钱而革职的两个劣绅,他们依仗洋人势力,横行乡里,引起暴发闻名全国的“洛河教案”。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与天主教勾结一起,派大军镇压反帝反封建爱国人民,一次捕杀30多位无辜者,赤裸裸地现出帝国主义侵略面目。自此,各分堂自行消声匿迹,仅存城内一处,到解放后,尚有9人(内神甫1人,名张本笃,修道、修女各3人,老残修女2人)。1958年初,张本笃在西安会议上划为右派,是年8月7日,在安康地区天主教区学习会上摘掉其“神权”帽子。几位女修道均还俗就业。天主堂房屋交房管部门管理,财产划归还俗人员安置单位所有。自此,天主堂不复存在。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