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镇坪县民间丧葬习俗

2012-5-27 11:36:21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做寿枋 家有年迈之人,后人早备寿枋,又称“棺材”。枋料以柏木为佳,杉、松次之,杂木亦可。枋面未油漆称“土料”、“白木头”。枋面铺麻、刮灰、油漆称寿枋。木匠做寿枋下料时,迷信头一斧头木花飞向,飞得远,预料丧期还早;飞得近,丧期近;木花落下扣着,寿枋将被别人用去;木花若仰着,寿枋则本人用。
    送终 病人临终前,火速告知在外亲人。在家的人都守候其左右,直至病人停止呼吸,俗称“送终”。
    报丧 老人病故,派人向家族亲友报丧。亲朋四邻闻讯赶来帮办丧事和吊丧。
    入殓 人死后,亲人为死者抹澡,女的梳头、换衣。衣穿奇数,衣多裤少;女衣外青内红;衣不钉纽扣,不系腰带,只用一根布条把腰系上;穿软底鞋,亦不攀带,双脚并齐用黑线稍攀,以岁数多少定线根数。然后移尸停于中堂旁矮榻上,头里脚外,全身用布或白纸覆盖,点脚灯。防止狗、猫接近。
    寿枋支高凳停于中堂中央,大头上、小头下;枋底一层灶灰,灰上垫纸,纸上放尸体,遮上盖布,用钱纸将头部垫平,四周用纸卡紧(有的放殉葬品于四周),然后加枋盖,暂不合子口。灵前明灯,日夜不熄,设香案、祭品。来宾吊唁,孝子下跪相迎;吊唁者焚香礼拜,孝子回拜答谢。“关殓”时,启枋盖,让死者亲属最后瞻看遗容,后加盖漆合口子。
    坐夜 即“打丧鼓”,又称“打夜锣鼓”、“唱孝歌”。歌手二人。一鼓一锣,逆时针方向,在前绕枋慢转,孝子转香尾随,直到天明。富豪家设孝堂,安灵位,高悬挽联,设道场,道士念经做斋,有3天、7天,也有49天。身亡异地者,尸体或棺材不入家院,不登堂,在院外设灵祭吊。
    择地挖井 有的生前即选定葬身地;一般在安葬前择地破土。讲求山脉风水,下罗盘,定方位,认为老人坟墓方位与后人兴衰有关。挖井有长宽,深度尺寸规定,遇顽石不能爆炮,也不能弃而挖第二井,不然,会接着死第二人。
    圆坟 头天寿枋落井,孝子守坟一夜。次日圆好坟,将死者生前用过的衣服、床草,放在坟前烧掉,鸣炮、祭酒,连续七夜送亮。
    回煞 人死后第七日回煞。是日,在大门内撒层灶灰,看有何足迹,并设宴敬香迎送。
    解放后,无僧道做斋,治丧时,缠黑纱,佩白花,献花圈,送挽联,开追悼会,其他丧葬习俗,基本照旧。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