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方言是西北官话和西南官话融合后的地方变体,属西北方言。
旬阳地处秦巴山区汉江上游,春秋中期属楚,战国时期属秦。历史上由于战乱、灾荒等原因,明代中叶,特别是清代中期以来,湖北、湖南、江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省有大量移民迁至旬阳,先后带来各地方言。但自西汉置县后,该地在政治、经济上与都城郡府保持着一定联系,官绅商贾来往也比较频繁,所以受西北方言影响为大。县内城关及绝大部分丘陵、河谷地带的方言颇具西北官话的特点。例如:阴平声出现低降调,阳平声出现低降升调,上声出现中降调,去声出现中平调。古入声字分化为:浊入归阳平,次浊入归阴平等。县东南边境高、中山地带,因靠近湖北、四川,受西南方言影响,至今还保持着西南官话的特点。如:n-、l-不分,“兰”“南”同音。大部分地区有tS-、tS‘-、s-而无、、。普通话tS-、同念ts-;tS‘-、同念ts‘;s-、同念s-。“资”“知”同音,“雌”“吃”同音,“思”“师”同音。把鼻音韵尾、混入、in。“真”“争”同念,;“宾”“兵”同念。古入声字大都归阳平。从现状而言,县内方言可分为西北官话和西南官话两个区。(详见图19—1《旬阳方言分布图》)
一、旬阳城关话 这是一种以西北官话为主体,兼有西南方言特点的混合型方言。包括城关、吕河、神河三个镇、菜湾、棕溪、三官、庙坪、小河口、赵湾、甘溪、七里等41个乡(见《旬阳方言分布图》)。使用人口约34万人。
二、旬阳铜钱、兰滩、尖山话 该方言受西南官话影响,属西南官话。涉及蜀河镇、赤岩、双镇、红军、圣驾等21个乡。使用人口约9万人。
旬阳县境内的少数高、深山地带,有小地域的土语群,但一般能听懂,使用旬阳城0关话。如桐木、三岔河两个乡的部分居民约5000人,对内讲鄂南崇阳话。把知照组字念为t-、t‘-。“遮”念,;“猪”念。;“车”念,;“政”念tan'。小岭乡的两条山梁约有100人讲广东话。
建国后,随着经济文化和交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广播、电视的普及,旬阳的大多数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发音用语,迅速朝着普通话靠拢。
本志记述的是旬阳城关方言,县内其它方言将适当选取能代表该方言特点的字、词标音反映。
旬阳县方言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