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紫阳县民间交往习俗

2012-5-26 20:14:20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路遇 民国中期以前,绅士及江湖上人路遇,互相打恭;民国后期,互相点头致意。一般人至今见面,一方随问:“吃了没有?”一方随答“吃了。”即使明知远离吃饭的时间,也问此话。
    
如果熟人路遇,又属同方向而行,一方总要把另一方让在自己前面走,以示敬重;但如果不相识,又是行走在山崖小道上,自己则抢在前面走,让对方在后,以示放心对方是正路人。如若相反,就是表示你不放心人家,怕人家走在后面,猛不防推你下崖,谋财害命。
    接待客人 有人从门前过,不论相识与否,主人都要说:“到屋坐!”如属久违的熟人,主人便说:“你才是稀客!”对来人的问候话作回答时,首先要带一句“把你操心”的感谢话。如问:“你今年体子么样?” 答:“把你操心.还好。”一年四季,客人到屋后,主人往往先打一盆温水,请客擦汗洗尘,客人谦让后再洗。洗毕后,主人抢着将洗脸水端出倒掉。若是冷天,主人便请客人在炭炉旁或四方形的火塘边围坐,并将火拨旺。无论亲朋故友,还是素昧平生,客人到家后,主人总要先泡茶,再递烟(旧时为旱烟叶,现部分改为纸烟)。遇有多人路过歇息时,主人则只泡一大杯(或数杯)茶,请众人“转到喝”。先喝者在给下一人前,将茶水倒出少许,以冲洗自己嘴唇接触过的茶杯边沿。非茶区的人家因无茶招待,便在开水中放花椒或姜片。若遇主人吃饭时,即是路人经过,主人也往往强邀吃饭。紫阳农民因劳动强度大,不爱吃稀饭。对客人更是如此。新社会,对下乡工作的干部,均热情招待。 1959~1961年严重自然灾害时期,有个干部到重灾区社队安排生活。一家农民借了一碗包谷米给他做干饭吃,自家的人背着吃糠皮野菜。可是在给这家安排救济粮时,这位干部却说:“他家不缺粮,我昨天在他家还吃的是干饭。”次日,他又到这家时,主人便给他煮观音土吃,使他深受教训。60年代以后,各级规定下乡干部不准吃农民的好东西,要求同群众同甘共苦。农家主妇有时将鸡蛋和肉片埋在糠菜下招待干部,使他不好再推辞。
    邻里相处 农村同院人吃饭,常喜蹲在一起,互相交换碗中的菜肴;互将饭碗端至他家吃菜,遇有好菜还常带一碗回家与家人品尝。谁家有果树,收获时,先用筛子端上若干,挨家挨户送去“尝新”。
    请客作客 客人进门,先喊“恭喜!恭喜!” 坐定后,先向长者问候,再摆家常。接烟接茶均伸出双手。洗罢脸的水,要争着自己去倒。谈话时须讲究正坐,不得翘“二郎腿”或席地打坐,更不准象赌徒那样,蹲在坐凳上。主人不宜从客人面前走动;不得已时则边走边致歉:“对不起客客!从你面前过”。旧时,客人到家,年轻妇女要避入睡房或灶房,不得出现在堂屋、客屋里。吃饭时,亦不得入席作陪。农村至今有此陋习。坐席时,先让客人入上座。就座后,先上酒和下酒菜;酒足后再上米饭和下饭菜,饭快吃完时再上汤。端饭、接饭均应为双手,单手为失礼。盛饭不可太满,太满为“待长年(长工)”。先吃毕者要端起空碗向其他人打招呼:“都请消停!”并在座上恭候;主人则在碗中留少许饭菜,待最后一位客人吃毕再散席。
    
骂笑 俗语:“不说不笑,死了阎王不要。”人们在劳动和生活中,常以骂笑来 消愁解闷,用“骂”的方法获得“笑”的效果。骂笑不分性别、年龄,但一般是在异姓熟人中进行,以同辈男性之间最为普遍。也有不分班辈“乱骂”的;还有少数同姓人也骂笑的。但骂笑的对象范围再大,也不能进入直系亲缘以内。骂笑的类型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
    ①回绝式。如:主人送客人出门时,骂道:“你慢走慢摇啊,莫在路上害青苗啊。”客回笑说:“好话,骂人的。”
    ②对骂式。如:甲见乙提着东西出远门,说:“你就是这么走了(当地人把“死”称“走”)吗?没给家里人说些啥(意思是遗嘱)?”乙答道: “我要说的,早就给你们说了。”再如,某人见某女手提一块肉,便道:“回去把肉焖快些,我一会就要来过门的哟。”女子回道:“你来嘛!猪圈门、牛圈门,都给你安置倒的!”
    ③串接式。甲乙见面,甲问乙:“你从牢(哪)里来?”乙回:“我捞了几天都没把你捞到。”甲又说:“我坐在你们的神龛上的,你哪门捞得到!”乙又回说:“哦,怪不得香炉边上有老鼠屎。”
    ④白话式。先说一个白话(故事),用故事情节吸引大家都来听,用末尾的话语使听众挨骂。
    ⑤定则式。如:大伙儿坐着歇气,有人提议:“这伙烟不许哪个说话,大家看咋样?”众人一齐说:“好!”接着便有人提出一条规定:“一把升子一把针,哪个舅手先出声。”大家顿时屏声静气,安静下来,连嗽也不敢咳。可总有人沉不住气,不是一笑,就是一咳,大家便“哈哈”大笑,一齐喊“舅子。”
    骂笑一般都讲求“背虎眼。”这“背” 是“避开”的意思,“虎眼”即:自己亲生的“上人”或“后人”。父母要避开儿女,特别是对方的儿女,弟兄要避开姐妹。对方是女性,要“背过”她的父母及族人。旧时骂笑多粗言秽语,亦有不看对象,不背“虎眼”乱骂笑的,常常招致吵嘴打架。近些年,骂笑语言渐趋文雅、风趣。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