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概况介绍>>正文

西乡县伊斯兰教概况

2012-5-26 18:08:47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伊斯兰教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传入中国,约于明初传入本县,于县城北后街结庐传教,至神宗万历元年(1573)始创建静宁寺。随着穆斯林(伊斯兰教徒)居住区域的扩展,陆续在沙河坎、贯子山、私渡河、柳树店等地修建清真寺。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伊斯兰教的四大门宦之一卡迪林耶派传入本县,先后在县城西郊建净室寺、仙根寺、鹿龄寺,影响日益扩大。据《乡土志》载:清末时教民为820人。
    

伊斯兰教的主要经典为《古兰经》,主要的节日为:(一)圣纪,教历3月12日传为穆罕默德诞辰(相传此日又是他的逝世之日,故又称圣忌)。(二)开斋节,又称尔德节或肉孜节,教历10月1日为庆祝斋功完成的日子。(三)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为教历12月10日,有宰牲献祭、做礼拜、朝觐等活动。
    本县穆斯林主要有两派,一为格底木,亦称老教,是最早传入的教派,多分布于农村集镇。另一为伊合瓦尼,一般称为新教,又称尊经派,多分布于城关、沙河一带。此外,卡迪林耶派支系大拱北创始人祁静一于清康熙时将该派传入本县。现在信仰伊斯兰的信徒交往频繁,团结和睦,已不大计较教派的分歧。
    民国28年(1939)11月8日,本县成立伊斯兰教支会,由会员代表14人组成,设理事长、理事、监事等职。建国后,1951年全县有8个教坊,14座清真寺,15名阿訇。1958年后,宗教内部掀起民主改革运动,“大跃进”中清真寺多被关闭,宗教信徒受到震动,产生疑虑。1961、1962年,根据中央、省、地指示,对在运动中错斗错批的宗教人士,予以甄别和纠正,清退宗教房屋24间,清真寺物品435件,建立西乡县伊斯兰教民主管理委员会,制订新的管理制度,恢复了大部分清真寺的活动。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左”倾思潮又使宗教活动受到冲击,鹿龄寺等个别寺院遭到严重破坏。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平反了宗教界的冤假错案8起,清退清真北寺房屋85间,鹿龄寺房屋39间。1984年5月,恢复原民主管理委员会,党的宗教政策逐步得到落实,沙河、文贯、柳树、私渡等地的清真寺,均恢复了宗教活动。1985年统计,全县伊斯兰教共有信徒3356人。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