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佛教
本县佛教属禅宗南宗派中的临济支派,崇奉佛教始祖释迦牟尼,传入时间约东汉末年。民国以前,佛教组织状况无考。民国初,正宗祠(现汉中市民主街地区公安处)内设有陕南佛教净业社,理事为万光法师(铺镇杨家庵人)。民国34年(1945)底,有佛教团体6个,佛教徒668人。35年(1946)成立南褒佛教会,会址在城内南大街万寿寺。会长、副会长为心明法师、昌全法师。心明法师是县城北门外李子沟人,曾旅缅、泰等国参禅、研究佛学。昌全法师是本县安家渡人,毕业于四川佛学院,收过许多弟子。
县内佛教徒有两类。一类是正式的僧尼,必须落发,停嫁娶,并易父姓而改姓“释”,按佛教规定取名,即所谓出家当和尚、做尼姑。“经堂”设在寺、庵院内,长年茹素,每日定时诵经拜佛,严格遵守教规。另一类教徒或在家设立佛堂,或集资建立庙堂,举行佛教礼节活动。清末、民国年间,各地的观音堂、三佛堂等都是此类教徒的活动地。在家的教徒,不受教规的严格要求,饮食可荤可素,长年茹素称长斋、清斋,每月初一、十五吃素者为花斋。吃素人大都在中年以上,故将长年茹素者称为斋公或斋婆。
佛教传入后,唐宋元明清各代活动都很兴盛。乾明寺碑记有“伪蜀广政间(935~965),新罗(今朝鲜)僧从海东来居此”的记载,该寺在宋代即有房舍千间,庙产百顷,每年内外斋僧不下十余万。县内大小庙宇遍布,多有僧尼居住。当地汉族群众几乎家家供佛,户户敬神,历有“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的习俗;佛教的拜佛敬神活动常与以物资交流为内容的“庙会”相相结合,此种庙会城乡都有,每当会日,虔诚教徒和“善男信女”,前往进香,络绎道途。小南海观音会每年正、二、六、九月举办,进香者除陕南各县外,还有关中、湖北、甘肃、四川等地香客源源而至。其中有集体筹办的“太平香”、“大蜡会”,有独家为父母祈福、祈寿而“还愿”的“拜香”。香客之多,时续之长,为县内庙会之冠。
本县解放后至“文化大革命”前,民间拜佛敬神活动基本消失,近年朝山拜佛活动又有所见。现有老僧释广智1人,原在云峰寺主持教会,后因“文化大革命”冲击,该庙被毁,无教会活动场所而辍失。
佛教在本县传播历史久远,诸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该死不得活,该活不得死”;“命里只有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前世作孽多,今生牛马苦”等宿命论观念以及“百忍堂中有泰和”的处世哲学,在旧社会长期束缚人们头脑,成为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桎梏。今天这些思想残余仍在少数人中作祟。
第二节 道教
本县道教,最早为“五斗米道”,又称“正一道”、“天师道”,是东汉汉安元年(142)张道陵创立的道教中最早的一派,主要在农民中传播。初学道者称“鬼卒”,骨干称“祭酒”,以“治”为传道单位。汉安二年(143)已发展为二十四治,主要分布在雍、益(包括汉中)二州。张道陵死后,传子张衡,张衡死又传子张鲁。初平二年(191),张鲁据汉中,即以教中的祭酒管理地方政治,并在各地设立义舍,置义米、义肉,让过路者量腹取食。为节约粮食,禁止酿酒;春夏禁止杀牲。按“五斗米道”规矩,犯法之人,原宥三次,然后用刑;有小过者则令其修治道路百步。张鲁建立的政教合一政权延续近三十年。“五斗米道”在汉中、川北有大量道徒,不少巴人及关西人民奔汉中,追随张鲁。本县其时为张鲁大本营,“五斗米道”盛行。道家活动的场所观、宫、殿,各处都有。《汉中府志》载:元至正年间(1341~1368)兴建有:高峰观,在府西四十里。玉井观,在府西北四十里。康熙五十九年(1720)在府东五十里兴建九仙观。《南郑县志》记:青龙观县北四里。旧志未记的还有许多,如祖师殿、老君殿、三清宫、玉皇观等。旧时头戴道冠、身着道袍、肩挎葫芦、手持禅杖化缘的道士,经常可见。
县内道教徒有两类:一是出家道士、道姑(属道教中的全真派),不婚配,住于观、庵之中,按规诵经、炼丹,向往“长生”、“成仙”。生活靠化缘、进香人士的捐施维持,少数靠自耕自种或采药治病所得维生。一是俗家道士(或称“火居道士”,属正一派),生活习俗与世人差异不大,或务农、或行医,也从事诵经做道场,勘“地脉风水”等活动。解放后,道教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