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岚皋县民间生育习俗(2)

2012-5-20 16:20:11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三日内,产妇吃的饭碗要搁在枕头上,不然小孩就会长成尖尖头。月子里吃了鸡腚,小孩就会长成翘嘴巴,吃了鸡胃为乌嘴唇,吃了公鸡容易逗风,吃了茄子葱产妇要吊茄(子宫脱垂)或得气病,沾了麻得麻病。产妇头包青丝帕,老了眼睛清亮。
    婴儿穿的衣服多为旧布改制而成,俗话说:“小时穿烂,大了穿缎”。手脚捆到固定三天,使孩子肩直脚正,防止成为“罗圈”腿。半月后剃胎头,先用艾叶水洗,顺便煮个鸡蛋,边剃边滚,忌在头上划口,胎毛团成疙瘩用布包着挂在婴儿帽子上,用来避邪。男孩多为“寿桃型”,女孩左右四丛,长大好辫辫子。满清时期,还有剃成“马鬃型”的。
    娘家及亲朋给月母子“送汤”,礼物多为鸡蛋、挂面、猪蹄、母鸡、黄花、红糖、小儿衣裤鞋帽等,还有催裙、抱裙和背带。鞋底要绣“寿”字,帽沿上绣“长命百岁”、“荣华富贵”。送汤的多为女性,俗话说:“男不送汤,女不坐夜(打丧鼓)”。
    满月那天办酒席招待送汤的叫“做满月”。晚年得子或爱热闹的,还要在这天请鼓乐师吹打一番,并请德高望重的长辈给孩子取名。取名分三种情况:一为避灾病,故意取些难听的,如黑娃、丑娃、叫化(乞丐)等;二是查八字,若五行中缺水就取水娃或海清,缺土就取土娃或地娃;三是以季节而论,冬天生的就叫冬娃,春天生的就叫春娃,四月生的或排行第四,就叫四娃子。女孩之名,多是“凤莲巧云琴,玉兰桂花香”之类的字。根据族谱取名,一般都为三字,前为姓,中为派,后为名。也有忘了谱的,就用数字代替,有俗语说:“×家乱了谱,一二三四五”。
    婴儿每晚啼哭,用五色纸扎花环,做些兵书宝剑,写上“天黄黄,地黄黄,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贴于十字路口。
    婴儿萎靡不振,就以为走了影子(魂魄),要烧胎。将鸡蛋上缠些黑线,一边画符一边念咒语,然后煨在红火灰里烧。烧熟的蛋黄上有浮雕似的印痕,便说是人形或其它动物。是人形,烧一次即可,动物形就要七日一烧,连烧三次。烧罢,将鸡蛋上的黑线取下缠在婴儿的脖颈、手腕或脚颈上。
    若不小心摔了孩子,且后来胆子越来越小,就要到出事的地方“喊赫”。母亲抱着孩子在前面喊:“×娃子,回来没有?”父答:“回来了!”连喊三夜。
    婴儿长到五个月,就能闻到五谷香了,父母就要为其“开荤”,地点最好在亲戚或长辈家过生时办。由姨、婶或姑抱着,递给一位见识广的长辈:“崽崽已闻到五谷香了,请您老开荤带吉祥”。长辈接过孩子,用筷子蘸上菜汤,喂到孩子口中,把熟烂的肥肉夹麦粒大一丁点喂给孩子,再喂一疙瘩米饭,边喂边说:“尝点酒,一年四季天天有;吃点菜,文武双全人人爱;吃点肉,身强体胖能长寿;吃点饭,孝敬父母心不变”。说罢掏点零钱装在孩子衣兜里,表示吉祥如意。
    一月之内,产妇不能外出窜门。说是窜门会给别人带去霉气,背时不走运,万一不慎违禁,要放炮避邪。
    小孩满周岁,就在桌上摆文房四宝和算盘、碗勺、尺剪之类的东西,让其任意抓拿。先抓到算盘,意为将来会做生意;先抓到泥巴,将来就是盘庄稼的;抓到碗则为不吉利,最忌将碗摔碎,此番举动叫“抓周”。民间视抓过周的人长大知礼懂规矩,遇上谁好动,就说:“你怕是没抓过周?”在乡下现在还能看到抓周的情形,城镇只给孩子照一张彩照。乡下相反,最忌照像,说会把孩子的影子照走。
    民间,非常看重孩子的生庚八字。若八字上犯了“关煞”,就要拜寄——找个保关煞的干老子。被拜寄的大都是木匠或屠夫,这些人火焰高,能厄住灾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就要抱上孩子,提上酒菜到路口去“撞拜”。凡是第一个撞见的,无论是男是女是人是兽就是孩子的干老子或干娘。孩子父母上前道:“我们把这个孩子拜寄给你了!”来人不能推辞,要很乐意地吃点酒菜,给孩子取个名字,解下裤带赐给干儿,并说上几句吉利话。若遇上猫狗,只给孩子取名“虎保”、“狗保”就行了。啥都没遇上,就去拜石头。
    小孩换牙,是上牙就放在门臼里或扔在床底下,是下牙就扔到房顶上。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