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住宅
唐宋时期,民宅简陋。宋代陆游诗日“女汲帷陶器,民居半草庵”。清康熙年间(1662~1722),人们大都在山顶石崖、石洞居住,以半草庵遮雨,捕猎为生,兼种玉米、洋芋,生产方式为刀砍火种,做饭多用鼎锅。乾隆年间(1736~1795),山民多为摞木房,房顶用木板或石板铺盖。光绪年间(1875~1908),人们逐渐从山顶移至山谷、沿河畔溪旁居住,房舍多为摞木草棚。高寒山区,居住崖穴,号棚者亦多。中华民国初年,民间瓦屋出现,多为财主富户人家。民寨分散,单家独户居多。深山老林,仍以茅舍为主。民国10年(1921),农村出现木板夹筑土墙房,用草木作顶,名日“叉叉房”。民国20年(1931),城镇建筑多有三合院、四合院瓦房,系官府或财主居所。民国30年(1941),城关、江口、马道各镇民宅以土木结构为主,基础采用毛石、片石砌筑,房屋骨架均由圆木构件穿斗连接,立为柱、横为梁。根据房屋大小和建筑材料而定,有三柱七梁、五柱九梁、七柱十一梁等结构之区别。房架形成后,四周用黄土筑墙;室内夹墙采用竹编笆,搪以薄泥或木板隔墙;房盖采用圆椽或方椽,用竹笆搪泥,上盖小瓦。这种房体叫“打笆坐泥”瓦房,其特点是“冬暖夏凉”,实用性强,防震性能高,一般可使用百年以上。另一种是房面钉板椽,上盖阴阳小瓦,叫做“明椽明瓦”房,质量虽次于“打笆坐泥”房,但翻盖方便。建造这种房屋,大都为“两面水”,且为两层,有用竹编或木板铺面者。楼上多堆放粮食或其他杂物,缺点是室矮、光线差、潮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宅变化巨大,大都为砖木结构的瓦房,草房日趋减少。瓦房多为砖墙,室内地面多为“三合土”(沙、黄土、石灰),房顶多盖上了机瓦,门为双开或单开式,窗为双开或三开式,并安装了玻璃,室内光线明亮。1970年,留坝县国营旅社用青砖打拱始建2层楼房;1972年,留坝县农械厂用水泥钢筋修建二层办公楼;1974年,马道医院用水泥和机砖修建2层门诊楼,1976年,留坝县土产公司修建3层营业楼;1979年,留坝县百货公司修建3层营业楼;1980年,留坝县人民政府修建3层影剧院。1985年以后,城镇建设发展迅速,新建楼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1987年,城乡居民逐渐修起2层楼房,特别是县级行政、企事业单位大都修建3—6层的高楼。1989年以来,沿公路两测及集镇附近兴起楼房热,不少农户拆除旧房,建起了混凝土2层高楼。1995年,全县农村新建房屋39万平方米,其中新式瓦房占60%,楼房占40%。公路两旁,食堂、旅社大都为2—3层楼房,且装潢讲究,用马赛克(磁砖)贴面。城关镇803农户中,新建、扩建和改造房屋者达650户。1996年后,城关镇部分农民沿街修建4—5层楼房。
六、行旅
清朝以前,虽有栈道畅通,但山民在非栈道地带极为艰难。山路崎岖陡峭,羊肠小道,或为鸟道,货运皆系背驮肩挑,间有骡马、毛驴代步驮运。县城有“王崇轿行”,来往富人需代步者可雇“四人轿”、“二人轿”“二人滑竿”。中华民国25年(1936),川陕公路贯通县境,然县城道路不平,乡间仍是羊肠小路,过往行人只能跋山涉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乡、村逐步通车路,自行车使用普遍。1990年,全县自行车为2670辆,“四轮”拖拉机、手扶拖拉机达345台。1994年以来,汉中市运输公司、留坝县运输公司和联运公司载重汽车、客车(面包车)、摩托车日益增多。1996年,仅民间私营客、货车就达270多辆,通车里程4180公里,实现了县、乡(镇)车辆畅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