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民族
本县与内蒙古接壤,为古之边陲,很早便成为多民族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在历史上,曾有数次较大的民族动乱和变迁。主要是:①春秋时期本境为少数民族白狄所居;②汉时为安置俘获匈奴人的居住地区之一;③三国、晋代为匈奴人所据;④北宋期间多次与西夏交兵,其时百姓流离失所,有家难归;⑤明初套人屡次入境,居民大量外逃,人口再次急骤变动。因此,本境在历史上一度时期为藩汉杂居地。境内曾在五代、北宋显赫一时的折氏家族,即属西来的党项族。
历史上这种民族大交替,大动乱,使得一些村镇在地名上留下了明显痕迹。如新民乡原名镇羌堡;原属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中旗的村镇有古城乡的何杰敖包(蒙语中的何杰,意为边际、边缘、边界;敖包意为土石堆)、大昌汉乡的大昌汉(昌汉蒙语中意为寨子、山寨、城堡、堡垒;大昌汉即为大寨子,大城堡或大山寨)、庙沟门乡的哈达沟(哈达,蒙语为石头、岩石、峰、岩峰,哈达沟意为石沟)、老高川乡的拉麻峰(坟)(拉麻应正为喇嘛,系藏语,对僧人的尊称,意为贤者。喇嘛坟,因曾埋藏过啦嘛故称)等。直至清乾隆元年才划归本县所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