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也叫打春。冬去春来,大地复苏,气温开始回升。村民用丝织品缝制成鸡形状,戴在小孩头上,叫做春鸡。
过年 佳县人把除夕和春节合称为过年,是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腊月初就开始准备食物,杀猪宰羊,做黄米馍馍、米糕、米酒,置年货。大年三十日(除夕)最为繁忙,烧香祭祖,打冰谢神,贴对联、窗花,打扫卫生,吊挂灯笼,全家老少忙碌欢乐。饮食亦与平日不同,早上糕(意取“年年高升”),中午杂面(寓家庭幸福),晚上烧三炉香、打醋坛后全家欢聚一堂,饮酒吃肉,共度佳节,祝全家幸福。饭后喝黄酒叙话,小孩燃放鞭炮,烘托欢乐气氛。除夕夜不灭灯,通宵明亮,谓之“长明灯”。春节一早,开门放炮,抢先去庙上烧香接福。晚辈穿新衣给长辈磕头拜年,祝长者长寿,长辈给压岁钱;同辈人、邻居见面互道“过年好”;早饭多吃羊肉馅“扁食”,取面、菜共香之意。旧时也有吃“钱钱饭”的,寓一年有钱使用。也有吃糕者,取节节高升之意。春节时,每户均备有瓜子、面花、油炸炸等。有来串门者,大人磕瓜子,小孩吃面花或油炸炸。“文化大革命”期间,禁止过春节求神敬佛、大吃大喝,月尽(除夕)、初一照样大搞农田基建。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过春节年货充足,衣饰新颖,闹秧歌娱乐,请剧团唱戏,十分喜庆热烈。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白天闹秧歌,晚上放花炮,猜灯谜。旧时,城里有“拜街”之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闹秧歌等文艺活动盛行。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逢元宵节,县城还燃放焰火、唱戏、放电影,更添节日气氛。
二月二 俗谓“龙抬头”。日出前,不担水,恐触龙头。人人理发“净面”,祈盼抬头见喜。
三月三 清晨入山收艾叶,以备针灸、配药之用。
寒食和清明节 境内俗称清明节前一日为“寒食”,每缝寒食,人们多吃凉调豆芽菜和陕北特有的米面摊黄儿(一种用专门的鏊子摊烙成的软饼)。清明节,人们普遍吃面捏“蛇”,民间有“清明吃面蛇,一年不遇蛇”之说。还用发酵好的白面捏成各种飞禽走兽,手法细腻,做工考究,蒸熟后用颜色装点,送给老人和孩子。送给老人的叫“老燕”,越大越好,以示永远不忘抚育之恩;送给孩子的称“小燕”,小巧玲珑,形象逼真,用线绳把“小燕”和红枣间串起来,挂在家中的墙壁上供人们观赏。蒸捏面食也是妇女们互相学习、暗中竞技的过程,日久弥新。节前人们常备五色纸、香、鞭炮等。节日上坟祭祖,在坟头添土、别五色纸(也称“别百纸”),以示后继有人。新中国成立后,清明节也成了祭奠革命烈士、寄托哀思的节日。
端阳节 农历五月初五,古称天中日。早上起床后,喝雄黄酒、佩带雄黄小囊和艾叶、五色线等,以此“避邪”。早饭吃凉粽子。“文化大革命”中,人们生活困难,很少有人吃粽子。1980年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生活水平提高了,又恢复了端午节吃粽子习惯,但喝雄黄酒、挂艾叶等已不多见。
六月六 即夏收日。陕北麦子种植少,产量低,麦面不多,每年到夏收时才吃几顿,民谚“六月六,新麦子馍馍就鸡肉”。
七月七 民国22年(1933)《葭县县志·风俗志》载,“七月七日,儿女以金针漂水碗中,视影之妍媸以验巧拙,名曰乞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俗渐废。
七月十五 古称中元节。旧时,过节这天,农民在长势好的庄稼上悬挂纸幡,叫做“挂田蔓”。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节前,家家打月饼互相馈赠。节日早上或中午吃羊肉馅“扁食”(饺子)或羊肉面。晚上在院中设香案,摆瓜果、月饼等献月,一家老小围坐赏月。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也称秋收节,民谚“九月九,家家有”,农民多食枣糕或软糜子饽饽。20世纪90年代以开始,政府机关常组织中、老年人举行登山、下象棋、表演体操等比赛活动。
十月一 古称“寒衣节”。买五色纸、祭品,到祖坟前烧化,叫做“送寒衣”,也有烧纸扎的。
冬至 前一日晚,煮吃羊骨头或羊头,叫做“熬冬”。
腊八 农历腊月初八,这日天气常晦冥,俗以“明冬暗年黑腊八”预兆下年风调雨顺。早上日出前,要吃红豆焖饭。
腊月二十三 送灶神上天汇报一年情况,嘱托“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