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导游词>>正文

延安花源导游词(3)

2012-5-16 12:30:47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这两首诗供游人吟赏。两孔窑洞的墙壁上一间彩绘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万花山之行。远在唐代“安史之乱”期间,诗人杜甫,从鹿 州(富县)羌村北上赴灵武,曾途径来到万花山。《杜甫年谱》中记载八月洪水已退,便离羌村只身北上延州,暂住于城南七里之小河(又名南河)小河支流源于牡丹山,同产牡丹甚多,樵者以之为薪。南河又名牡丹川,宋时又名杜甫川,以“甫避乱居此”故名。

   另一间彩绘四姐下凡种牡丹的神话传说:

   相传王母娘娘的女儿四姐在天庭的时候就知道花源头村一位诚实、心眼好的靠卖柴为生的后生“名崔文瑞,便故意从云霄中丢下自己的金簪试验崔文瑞,通过假装寻金簪,她从心底爱上了崔文瑞,于是便私自下凡与崔文瑞结为夫妻,把从天上带来的牡丹花种种在万花山。”四姐私自下凡的事后来还是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尤其是四姐偷牡丹种更惹这位天上的统治者生气,象抓她私自下凡嫁给孝子董永的小女儿七仙女一样,也残忍地抓走四姐,拆散了这对恩爱夫妻。四姐虽然被抓上天,可她种的牡丹却永远留在万花山。这样万花山就成了牡丹的家乡,一年又一年繁衍一直生长到现在。为纪念崔文瑞和四姐,后人在万花山建了此庙,起名“崔府君庙”。

   毛主席观花台

   一九三九年五月的一天上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林伯渠、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前往万花山观赏牡丹,因当时路不好走,领导们坐车十里,骑马十里,步行十里来到花源头村,不顾疲劳,兴致勃勃地登上万花山,在山上详细观赏了古代修建的庙宇,听当地老乡讲述了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事和四姐下凡与崔文瑞结成恩爱夫妻的神话故事,并访问了当地农民的生活和生产情况,休息时,主席提出“这是我们民族的财富,我们一定管好他,待到全国解放后,我们可以在这里修建公园、疗养院作为劳动人民休息、游玩、娱乐的场所”。一九四零年五月十日,毛泽东同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二次重返万花山观赏了牡丹的生长情况。中央领导同志勉励老乡们努力生产多打粮食,支援前线。下午村干部将中央领导送至观音桥,依依不舍地和中央领导同志握手告别。

   五龙柏

   位于牡丹山山顶,为五株同根,连体而生的一棵古柏,高达三丈之余,考其年龄,少说也有五六百年了。
   相传,此柏乃一神物,方园数里的乡民,皆以此柏来观察天气,预测风云。此柏只要发出奇响,天气即变,雷雨必将来临,即刻树冠舞,枝叶纷靡,树权相撞,声同裂帛,不息。暴雨过后,它便无声无息,轻轻地摆动着细枝绿叶,向人们点头微笑。

   跑马梁

   位于万花山最高处,实际上是一块小高原,地势较平,因花木兰在这里跑马习武,风雨无阻,一年又一年,久而久之,跑马竞将这里踩成一个平坦的大山梁,游客在观赏五龙柏后,犹兴未尽,还要到跑马梁一试体力。

   群芳谱

   一九八六年春开辟,占地十五亩多,为一处集中种植花草的园圃。园内正中矗立四姐下凡的石雕一尊,仿天女散花的神态,再现了四姐当年冲破牢笼,来到人间后悠闲自适的情趣,园内有东西两亭,一曰“牡丹”亭,一曰“知春”亭。开辟此园是为了满足游人赏花的乐趣,崔府君庙周围主要是野生牡丹,而群芳谱内,则是人工种植和野生移栽的牡丹,诸花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大有百花簇拥花王之态势,令人大饱眼福。

    我的讲解到此结束,欢迎您来万花山参观游览,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3]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