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导游词>>正文

陕西南湖—石门导游词(2)

2012-5-16 11:23:32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所渭“褒斜道”是指秦岭山脉中一条串联关中和汉中的山谷,南口名 “褒谷”,北口名“斜谷”,古时统称 “褒斜谷”全谷长约250公里,自战国起,凿石架桥,断断续续修起栈道,故名“褒斜道”。 石门是褒斜栈道最险最奇之处。石门大约是战国时期为修褒斜栈道而始凿的,后经历代修凿方告开通。石门洞通长16.3米,通宽4.2米,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它的开凿据说不是我们现在习见的用火药、铁制工具凿成的,而是用我国古代原始开凿石山的办法“火烧水激”法凿成的。它是我国最早的一座人工隧道。
  石门一带山势险,怪石崎峡,清代诗人王晚香将其美景概括为褒谷刀景。石门水库的建成,更是锦上添花。长260米、高88米的双曲拱坝,造型优美,雄伟壮观,高峡平湖,碧波荡漾。游船快艇穿梭于长达17公里的水上长廊,可尽情游览湖光水色的宜人美景。从山河堰、褒惠渠到石门水库,三个时期的水利工程交错覆盖,惠泽汉中人民,从而形成了汉中历史最悠久的水利灌溉工程。新建的石门仿古栈道独具一格,凌空飞架在坝右坝肩,长约5里的新仿古栈道将古栈道一一复制,邮、亭、驿、置,风雨栈桥,褒姒塑像,古石门隧道将重现栈道辉煌。
  石门文化沉淀丰厚,历史上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北伐曹魏,“六出祁山”,有几次就取道于此。这里还是“千金买笑”美女褒姒的故乡。当然,要说最具魅力的文化,当属“石门十三品”。
  石门自秦汉以来,通而复塞,塞而复通,历次修复,多留有摩崖石刻。这些石刻遍布在石门南褒河两岸的悬崖上,多为汉魏以来历代著名官员、文人、学士的留诗题名,即所谓的“汉魏十三品”,被日本书道界评为“汉中石门,日本之师”。曹操的《衮雪》以及《玉盆》,《石虎》苍劲浑朴,运笔流畅,尤其《石门颂》, 《石门铭》自古被推崇为中国书法艺术的楷模。
  现选其主要的石刻作以介绍:
  《石门颂》在洞内西壁上,公元148年刻,额题 “故司隶校尉键为杨君颂”,隶书,题文是“汉明帝永平四年,杨孟文所开,逮桓帝建和二年,汉中太守同郡王升乃嘉其开凿之功,琢石颂德云”。摩崖高3.3米,宽2.6米。隶书知行,每行30字左右不等。《石门颂》早已驰名全国,是研究我国古代交通史和书法艺术的瑰宝之一。
《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原刻在石门洞南山崖上,隶书16行,每行6-11个字。内容记叙了汉中太守鄐君及其部属王宏、史苟茂、张宇、韩琴、杨显等,于公元63年率领广汉、蜀郡、巴郡的刑徒2000余人,开通褒斜道258公里,建筑大桥5座、桥阁600多间,使用工料、钱、粮数字等情况。
  《衮雪》原刻在石门南约半里的褒河水中的一块巨石上,激浪翻溅如滚雪状,故名。“衮雪”两个大字,字径45厘米,右侧有竖刻隶书“魏王”。两小字,相传为三国时曹操过此触景生情而刻写的。
  《石门铭》在石门洞东壁。公元509年刻,铭高2.5米,宽3米,是一篇歌颂修复褒斜道功绩的铭文,刻在石门洞内,故称《石门铭》。它不仅情文并茂,读之酣畅,其书法也为北碑中之精品,备受推祟,被誉评为 “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品”,是隶书向楷书演变过程中的著名标志性石刻。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