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丹县服饰习俗
2012-5-13 16:35:45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衣服 解放前,本县人穷,布缺,除少数富有人家外,一般家户穿衣都很困难。四季一身衣,数年换一次,补钉加补钉。有的冬天穿烂羊皮袄(当时皮子价便宜)。穷人家十来岁的孩子还不穿裤子。解放后,男穿对襟袄,女穿有襟袄,裤子男女皆为大腰、大裆、宽裤腿。冬天绑腿带,秋冬挣腰带。男的衣服冬青夏白,女的穿红着绿,年长者颜色较为暗淡,布料多为土布、平布。50年代,干部、学生穿中山服,农民多穿对襟袄,裤子由宽、大、短,逐步变为窄、小、长。并且男的改为前开口,女的为偏开口。布料由斜布、贡呢、卡叽、花大呢,逐渐代替了土布和平布。农村富裕者,冬天披净面绵羊皮袄,干部和城镇居民披调面子皮袄和棉布大衣。少数人披“二毛筒子”辍“狐皮领子”。60年代,条绒、平绒为最时兴布料。文革初期,穿绿军装,风行一时。70年代,干部、城镇居民和新婚男女多穿凡力丁、的确良、的卡、锦纶花达呢衣料。冬季棉衣外均兴套罩衫、罩裤。80年代,涤纶、晴纶、呢纶、中长纤维等化纤布料陆续进入市场,毛哔叽、毛呢子衣服也日渐增多。
近几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本县人民的衣着也普遍讲究美观大方。其式样、色泽、质料,都根据各人的经济条件和爱好而选择。常见的有青年服、军干服、中山服、专业服、西服、夹克以及各种针织内衣、毛线衣。城镇有少数女青年穿裙子、男青年穿红、绿色和花色衬衫。
首饰 解放前,有身份者戴礼帽,平民富有者男戴瓜壳帽。女戴“络络”或手帕,并且头别簪、钗等装饰品,耳戴耳坠。贫穷者多为光头。解放初,男女均戴羊肚子手巾。建国以后,男人戴“军帽”,干部职工有的戴鸭舌帽,冬天戴火车头帽。女人先戴手帕,后戴毛巾、头巾、劳动帽。有的女青年也戴“军帽”。近年来,青年妇女夏秋戴纱巾,春冬戴围巾。
发型 清末,男人留辫子。民国时期,男人剃光头,或留“帽盖”,老年妇女梳纂纂,青年妇女梳折发,姑娘向后梳单辫、前留琐琐。建国以后,青壮年男子留分头、偏头、平头、背头等,妇女流行剪发头、青年发、双短辫等。女孩和姑娘多梳抓髻、留长辫子。近年来,青年男女时兴烫发,部分男子留长发。
鞋袜 建国前,男人穿牛鼻子鞋,妇女穿扎花鞋。穷苦农民穿草鞋。建国后,男人多穿端底、园口遍纳鞋。“装新”(结婚)时,穿纳“万字”“云子”鞋。50年代初,胶鞋、雨鞋开始在本县流行。布鞋逐渐由粗布老遍纳演变为偏底、方口的条绒鞋。60年代,出现男女翻毛皮鞋,塑料底子布鞋。后又出现塑料凉鞋、拖鞋、擦油皮鞋。式样由园、方头变为火箭头。近年来,城乡男女青年多穿半高跟和高跟鞋。
建国前,富有家男女夏秋穿布袜子,冬春穿毛袜子,中青年妇女还缠裹脚。贫穷家一年四季不穿袜子。建国后,出现线袜子,后逐渐进化为丝袜子和锦纶、晴纶、呢纶袜子等。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