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时期(1937~1948年),干部职工的生活实行供给制,供给标准是:每人每月发3.9元(其中粮食2元,菜钱0.9元,津贴1元)。1940~1943年,本县党、政、军机关响应党中央和边区政府“自动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县、区、乡各级机关干部组织人员自办农场,种地打粮。干部职工的生活基本达到自给或半自给。
建国后至60年代初,由于“三年大跃进”和自然灾害,造成三年困难。粮食紧张,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粮食供应标准降低,出现了“低标准,瓜菜代”。大部分干部的月工资只能买一装洋芋,被称为“一装洋芋干部”。从1962年起,经过三年的调整,使国民经济重新得到恢复,干部职工的生活又得到改善。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由于10年“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本县经济发展缓慢,粮食种植品种单调。供应以小米、玉米等杂粮为主,细粮(白面)只有15%~30%。同时,取消了自由市场,副食供应紧张,吃菜困难。干部职工吃的肉、蛋、菜等副食,都由国家统一收购,凭票、限量供应,供不应求。从1963年到1976年的十余年间,只给部分低工资职工调了一次工资。同时,因否定按劳分配原则,大搞平均主义,取消了奖金制度和计件工资等,使职工的实际收入减少,生活水平降低。1978年职工平均月工资仅有45.25元,比“文革”前的1965年还减少0.58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本县职工和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粮食供应品种繁多,有小米、黄米、荞面、大米、黄豆、白面等,细粮(白面)的供应标准提高到50%以上,实际可达70%~80%。同时,市场繁荣,物资丰富,肉、蛋、菜等副食品种繁多,数量充足,满足供应。青菜常年上市,炒菜代替了洋芋熬酸菜。从1977年到1985年工资改革前的8年时间里,就给干部职工调了5次工资。除刚参加工作和少数工资较高的干部外,一般每人都晋升了1~2级工资,部分中年知识分子还晋升了3级。加之,又恢复奖励和计件工资,使职工的收入成倍增长,生活不断上升。1989年职工平均月工资达131.42元,比1978年增长了1.9倍。城镇储蓄总额为1245.9万元,是1978年60.2万元的20.7倍。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水平达553元。同时,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购买消费品的品种、数量增加了,质量提高了。消费支出由大量用于吃穿而逐步向住、行、用等方面转移,由单纯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开始转向注重精神生活的享受。职工家庭拥有的耐用消费品,如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手表、沙发、大衣柜等,基本达到普及,并已开始拥有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等高档消费品。
1995年职工平均月工资达333.10元,城镇储蓄总额为6837.8万元,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水平达177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