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人们在“男尊女卑”落后腐朽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许多顽固的偏见;妇女不生育或只生女孩,会遭到公婆的谴责、丈夫的遗弃、邻里的讥讽和社会的歧视。因此妇女为能生个孩子,特别是能生个男孩,往往求神问卜,把希望寄托于“送子娘娘”。建国后,虽实行计划生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但不生育或只生女孩,在农村仍然受到歧视。
民国前,妇女怀孕叫“有啦”、“有啥啦 、“怀啦”、“身沉啦”、“身笨啦”、“有身子啦”、“有喜啦”等,生孩子叫“坐月子”。产妇称“月婆”;把接生的人叫“老娘婆”。生产时,既无设备,又无保健措施,产妇就炕而生,婴儿破布包裹;遇到难产,往往束手无策,不是婴儿窒息,便是产妇丧命。产妇患“产后风”、婴儿患“四、六风”者屡屡发生。
建国后,医疗卫生条件日益得到改善和提高,妇女生产实行新法接生,保证了母子安全。
对生育,历代有俗;民国前,产妇临产,要饮用小米粥,谓之“定心汤”。婴儿出生后,胞衣深埋,确记生辰八字,通知孩子“外家”,谓之“添喜”(男孩称“大喜”)。产妇倚被褥坐炕上,谓之“防血反潮”。门户遮严,贴红纸(布)条,免外人误入。产妇月内不出门,家人夜忌晚归。第三日,娘家带婴儿衣服、 席子及红糖、醪糟、鸡蛋、糖罗罗镆之类,来看产妇,谓之“下奶”(也称“看月子”)。邻居好友多在第七日后,陆续来“看月子”;同时,嬉闹公婆,讨要喜酒。
满月之日,主人为婴儿过“满月”(也有过二十天)。届时亲友持礼品庆贺,尤以娘家礼物特别,除小手镯、槟榔槌、“长命富贵”银锁、牌外,心盛手巧的外婆,还用集齐百家的各色小布块给婴儿缝件“百家袄”。全家喜筵招待,称之“吃喜”。宴席间,有的人家,爷爷抱小孙儿出城“转九场”,祝福“婴儿长命” ,将碰见的第一个男子叫干爸,俗称“碰干大”。
事后,产妇随娘家人抱婴儿回娘家“住满月”,给婴儿面额染点胭脂红视为“喜事 ”。从娘家回来时,外婆给婴儿脖子上挂个棉线穗,谓之“亲戚关系一线牵,长久不断”;送一双小花鞋,谓之“叫狗鞋”;带回两个小面鱼,表示婴儿欢健如鱼。实行计划生育后,独生子女倍受宠爱。加之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给婴儿过二十天或满月风气,极为盛行。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