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之家,一切从简,定婚时媒人只拿一对头花、一对耳坠,吃个馄饨饭即可。更穷者,择一良辰吉日将未成年女方接到男家,曰“小送”或叫“童养媳”。待年满十六,挽一圆形发髻,曰“上头”,吃顿馄饨,即为结婚。新妇在家中地位最低,禁规最多,东北乡一带称其为“囚子”。
建国后,贯彻《婚姻法》,废除“童养媳”与包办买卖婚姻,实行男女双方见面谈话,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许婚;女去男家“相家道”,扯衣服,定婚;结婚去乡一级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择日迎娶。“彩礼”犹存。“文化大革命”中一度废除婚礼旧俗,禁设筵席,茶话待客;嫁妆从俭,时兴陪送毛主席著作和铁锨、锄头等劳动工具。近年开始时兴陪高档家具及彩电、洗衣机等。少数人家男女婚嫁讲排场、搞攀比,铺张浪费之严重,令人瞠目咋舌。
自由恋爱已经普遍,但父母干涉子女婚姻自主及男女轻率许婚、结婚、离婚者,时有发生。
二、生育幼诞
旧时,生男称“主人娃”,叫“弄璋”、“大喜”;生女叫“客人娃”,曰“弄瓦”、“小喜”。儿媳一旦受孕,喜不自胜,女方母亲到男家要鞋样。临产近期,便备红糖、挂面,打干馍(即烙砂子馍)。婴儿降生,男方家长带酒壶、干馍去女家报喜。称产妇为“月婆子”,门帘上挂红布条,以示外人不许轻入。外人若入,必以干草火燎之,曰“避邪”。女方家长看月婆,所拿鸡蛋必以红染。“看娃”分大看、小看,一般三天、五天叫“小看”,半月或二十天称“大看”。“大看”之日,请客以女方娘家为主,遍及亲友,宴席招待。贺喜亲朋携带花馍、酒、童装、布料、红鸡蛋、红糖等礼品,女方娘家除此之外还专送大宗干馍及一对虎头馄饨。近年来,看娃风俗除叩拜礼仪、迷信禁忌有所减少外,操办之盛,有过之而无不及。
小孩满周岁生日,俗称“过岁”。备书、笔、粉盒、打牛鞭等物,看婴儿先抓何物,以预测前途、爱好、事业。若首抓食物,视为“好吃”;若摸书、笔,则认为必是读书人;若摸粉盒,则为近女色。娘家为小儿蒸制“牛笼嘴”、“牛轭篼”,以示长大善事农耕;长辈亲戚送童鞋、碗、匙及童装。过岁之后,再逢生日,一般早晨煮两个鸡蛋,让其记住生日,戏称“狗上墙”。
三、老年寿诞
年满五十或六十者,若其父母均逝,家庭经济尚好,可于生日“做寿”。一般过“生日”,只限本家与直系血亲范围之内,简办酒菜。寿星晨起祭奠祖先,以示不忘生日为“母难日”。儿孙按辈分给寿星叩首,然后进饭、看酒。吃寿面时,在座者先从自己碗内挑几丝面条添入寿星碗内,俗称“添寿”。女婿、外甥等亲戚来拜寿,须蒸一对大寿桃。富有之家,常于父母六十、七十、八十等岁生日遍告亲友,酒席相待。更有甚者,做寿幛,写寿屏,挂牌匾,叫鼓乐、戏班,请宾相,按辈分祭拜,以颂功德。
四、丧葬服制
父母年过六十,一般家都为其准备寿衣、衾、棺。一旦病危,集家人为其剃头,洗脚,换寿衣。去世后,家人头上缠白布,烧下炕纸,移尸丧床,设灵堂,点长明灯,奠酒焚香。孝男孝女昼夜守灵。族中长者即着人报丧、看穴、打墓、择定葬期。这一切俗称“初丧”。
亲戚闻报,先行“吊丧”,顺便了解葬期、丧葬规模,以确定“门户”如何置办。亲戚中娘舅、女婿、外甥一般须行“全门户”,礼品包括丧被、灵牌、中堂、桌裙、挽联、蒸食、油食、香、烛、烧纸,此外还有猪头、花饭、大花馍及花圈、仙鹤、宝莲灯、金银山等纸扎,甚或互相攀比,讲排场。
出殡日晨,吹鼓手早到响堂、迎亡魂(迎小不迎大),然后成服,出纸,迎猪头,迎饭。午饭前迎回亲戚“门户”,于灵堂前对临吊者分辈“回礼”。午饭后,死者入殓,祭轿起丧,门外祭道,抬丧,巷道祭丧,鼓乐手唱“过戏”。丧棺乘马拉或人抬丧轿,轿左右挽以白布,由子孙牵拉,曰“扯牵”。鼓乐吹奏送至坟地,即行下葬。填墓毕,由孝子向填墓者叩头、看酒、敬烟示谢。从安葬日当晚始,一连三夜,先后在坟地四角、十字路口、村头路口点燃四堆菅草(灵堂前孝子跪过的麦草或干草),叫做“打怕怕”。
此后,按死者亡日计算,每七天烧纸一次,称作“一斋”或“一七”。烧满“七斋”,再烧五十日、百日纸。一年后烧周年纸,曰“小祥”;二周年曰“大祥”;三年曰“脱服”,也称“禫祭”。脱服之日,大门贴红对联,坟地烧纸后脱孝服,换彩服,一路燃放鞭炮至家,以示服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