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洛南古城镇的寨子柳编比较有名,畅销陕豫鄂三省,是当地农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传统支柱产业。用柳条编织的簸箕、笸篮,在都市人看来,是独具特色的工艺品。
洛南县古城镇寨子村地处南北方向的狭长壕沟地带,土地几乎全在坡梁。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渠旁路边、梁梁峁峁、沟沟坎坎,除去庄稼,全生长着一样东西——柳条,一丛丛一簇簇,绵软细长,青葱茂密,为该村发展柳编产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据了解,寨子村七组全组有五六十户村民中就有三四十户群众从事柳编产业。“可以这样说吧,村子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几乎个个都是柳编的行家里手。”村民老张自豪地说。
在寨子村的村民家里,随处都能看到男男女女手拿柳条编织簸箕和笸篮,已经成形的银白色的簸箕、小巧可爱的笸篮堆放在院里的角角落落里,院子中间满是捆绑好的柳条。据村民老张讲,寨子柳编最佳的制作时间在每年的春天,也叫春编(清明过后),而冬季农闲制作的叫冬编。而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编织必须在玉米秆搭成的窝棚或柴草堆遮挡掩蔽下的深达二三米的地窖(当地群众称其为“荫子”,冬暖夏凉,空气湿润,利于编织)中进行。“这样做就是为了保持柳条的水分,柔韧度,编织的家什才好用。”正在干活的村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