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正月初一日,旧称“元旦”,民国时,始称“春节”,俗谓“过年”。当地春节的概念,实际上包括送灶、迎灶、迎祖、送祖、除夕、元旦、拜年、驱穷、人七、老鼠嫁女、闹元霄等将近一个月内的年事活动。
送灶、迎灶 俗谓灶神是一家之主,专司监察人间善恶,每年阴历腊月二十三日晚,例行上天述职。为了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是晚家家都焚香燃烛,鸣炮献供。供品有:灶饼、灶糖(一名胶牙糖)、干果和糕点,有的人家还要杀一只公鸡,留尾巴与翅尖毛,完整地供在灶前,供灶神上天时做坐骑。供品献上后,由男主人主祭,合家叩头,以示欢送。敬献礼毕,除把公鸡放在过年食用外,其他供品当晚全家食用。传统观念把送灶日当作过年的前奏,打发灶神上天后,就开始除旧布新,诸如打扫卫生,备办年货,添置灶具、家具和衣料,洗澡理发等。直到腊月月尽,千门万户贴上春联、门神和节条,万象便焕然一新。月尽晚上,除焚香鸣炮外,则以所备的年节饮食献迎灶神,是谓“迎灶”。新中国建立后,焚香、叩头渐次革除,其他仪程亦渐趋简化。
迎祖、送祖 腊月月尽是迎祖日。这一天,待年事准备就绪后,便合族张挂祖先影轴,设案敬献祭品。此外,家家供祖先牌位并祭品,晚上则焚香鸣炮,烧纸钱,是谓迎祖。迎祖礼毕,五日内以时餐献祭,敬如祖在。正月初五日下午,合族子孙撤香案,揭影轴,入影匣高悬,是谓送祖。此俗至今仍存,盖出于对祖先的怀念和对子孙后代的启迪教育。
除夕 腊月月尽晚称除夕,意谓除旧迎新。是晚家家张灯结彩,灯火辉煌;户户香烟缭绕,鞭炮齐鸣;合家团聚,吃团圆年饭。饭后,叙旧谈新,不到年关交替时,灯火不熄,老少不眠,是谓“守岁”。
元旦 正月初一是元旦,俗谓“过年”。这一天,全家老少,皆闻鸡鸣而起,穿新衣,戴新帽,焚香燃烛,鸣鞭炮迎新。鞭炮声中祭神(先祭家神,再祭庙神)、拜祖(先拜族祖、再拜近祖)。质明,家家户户吃团圆饺子。饭后,晚辈给长辈作揖磕头,长辈为了表示关怀,给晚辈以压岁钱。合家礼毕,村镇上已锣鼓齐鸣。锣鼓声中,无论亲疏,皆谒门拜年(见长者,除致以新年问候外,还要作揖磕头。遇小儿,则付以零钱果品)。拜年后,就是赛锣鼓,打社火。新中国建立后,焚香燃烛,敬神及作揖磕头等俗已废,却增加了“拥军优属”,为烈军属、五保户做好事和文娱、体育比赛等活动。
拜年 清以前,称正月初二为拜年日(传说元成宗铁木耳统治时期,每十户派一监官。由于监官无恶不作,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愤恨,于是,人民群众便约定正月初二日,统一行动,将所有的监官杀尽,为了庆祝自己的胜利,此后每年正月初二日为拜年日)。清以后,民间拜年时间逐渐不一,但多数在初一至初四(初一不出村拜年),目的也不再是庆祝斗争胜利,而成了亲朋间追往叙旧的礼俗。
驱穷 正月初五是驱穷日,俗谓“破五”。是日忌出行。俗谚曰:“破五不出门,一年不受穷”。是午吃馄饨,曰“填穷”,间食面片,曰“补穷窟窿”。鸡叫前在各住室内燃放纸炮,并边燃放边向外走,直放到大门外,再关门而回,曰“赶穷鬼”。此俗纯系迷信,但渴望富有,不愿受穷的愿望却是好的。新中国建立后,此俗逐渐废弃。
人七 正月初七是人的节日。是日,忌出行,女禁针黹,午食馄饨,晚敬灶神,并在大门前悬挂灯笼,说是为人魂引路,庭院燃火堆,说是为人驱瘟。新中国建立后,此俗逐渐简化。
老鼠嫁女 正月十二日是老鼠嫁女节,白天家家户户剥打杏仁,水煮取皮,晚上将杏仁皮撒在鼠窝口,说是为老鼠嫁女添被。新中国建立后,此俗已废。
元宵节 因为正月十五日是一年里第一个“明月打头圆”的日子,所以把这天称“上元节”,“霄”者,“夜”也,故又称“元霄节”。据传从西汉时起,元霄节就有观花灯的习俗。宋时除了观花灯外,还增加了放花火等杂耍。元、明、清、民国时期,除了花样百出的花灯之外,杂耍渐增至打社火,走芯子,耍狮子,跑竹马,跑旱船,踩高跷,唱秧歌和自乐班(农家自排自演的地方戏)等。是夜,人们尽情欢乐,夜深兴尽方散。新中国建立后,除上述闹元霄之俗外,文化部门还组织“灯展”、“灯谜”和文艺调演等活动,时间延长至正月廿三,成为民间文娱、体育、竞技等娱乐活动的高潮时期。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