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县鼓舞艺术
2012-3-17 12:30:16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民国时期,白水城乡逢年关有敲老鼓之浴,其起始不详。少数里手边敲边舞,名日敲跑鼓,村村如此,遍及全境。另有扇子鼓、对子鼓、小花鼓、十面锣鼓等,均附于社火、秧歌,不单独表演。
(一)扇子舞 由5人表演,其一执扇舞于前,其余扮作将士,锣鼓应于后。执扇者多扮作盗扇的孙猴,穿插其间,跳跳蹦蹦,前前后后,忽走忽停,诙谐生动,活跃异常。余者边敲边舞,配合默契。锣鼓节奏欢快,情绪热烈。
(二)对子鼓 表演者一般6人,着甲背旗,两排相向。居中者各挎一鼓,一叫上鼓,一叫下鼓;两旁4人或钹或锣,各执一事,相向而鼓,进退穿插,紧缓有致。
(三)老鼓 老鼓是一种大型鼓。敲时配有铙钹、大小锣等,给称“震天鼓”。老鼓也杂于社火之中,置于车上随队行进。县境各处,每逢年关有敲老鼓之俗,从除夕至正月十五,每日黄昏村村鼓声如雷。其鼓点之疏密、轻重、节奏之快慢,各地不尽相同,敲法上又有单人敲与双人敲之别。
最为群众乐道的是“敲跑鼓”。敲者皆为“里手”,于敲打中变换姿势。或趁节参间隙作各种姿态,甚至在鼓上滚、翻、跨越、倒立,而节奏不乱;或将鼓槌抛起,接住后再敲,而鼓点不紊,显得紧张、优美、灵巧、自如。1957年城郊公社山鸡嘴的跑鼓曾参加渭南地区民间艺术调演。今冯雷公社62岁的田冬生的跑鼓技艺,遐迩闻名,其表演的《大闹天宫》绝妙异常。
(四)小花鼓 流行于纵目一带。通常4人表演,每人胸前悬一扁鼓,配以哨子、锣、伞。常用的套路有《三起三落》、《摘豆角》、《相红面》、《乱点》等。
(五)十面锣鼓 相传源于祭祀。通常有十面锣、十面鼓列队而敲。鼓点及节奏各不相同,但起点与收点一致,故名“一声响”。音响雄浑有力,气势磅礴。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