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混合型社火 是社火杂以秧歌,不讲究阵容及布局,只图热闹。刘家那坡的此类社火有名。
1956年,县文化馆举办的白水县民间艺术调演中,便有社火一项。当时雷牙、门公、北井头3处的表演赢得好评。1983年春节,文化馆组织北井头社火进城表演,省电视台曾予录相并播放。
二 秧 歌
秧歌流行于洛河以北,一种叫老秧歌,一种叫山秧歌,两者大同小异,均边扭边唱,伴有狮子、漂船、跑马等,前者乃当地久有,形式别具一格,东丰乐村盛行。后者属洛川传入,最早出现于刘家那坡。洛川县黄龙山镇距该村不满10里,素有闹秧歌之俗。其伞头郭谋娃,乃刘家那坡刘双全之堂兄弟,早年过继黄龙山镇郭姓,兄弟逢节互有来往。刘双全受黄龙山秧歌影响,得郭之传教,联络本村爱好者组织演习,民国二十七年(1938)在本村首次表演后,成刘家那坡秧歌伞头,此人今仍健在。起初,照搬陕北,演、唱悉同黄龙,后于当地老秧歌揉合,取长补短,形式更趋活泼多样。至民国末年已流行洛河以北纵目、史官一带,但表演仍只刘家那坡一家。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部队教当地群众扭秧歌,影响遍及全县。每逢节日庆典,机关、学校各组队竞技,秧歌风靡一时。后多未持续,唯刘家那坡植根较深,至今不衰。其内容与形式较前也有变化,增添了耍狮子等形式,唱词也多系新编。曲牌有《织手巾》、《戏秋千》、《绣荷包》、《十对花》等。
表演时,伞头在锣鼓声中领“蜡花队”出场。“蜡花队”由青年男女组成,身着彩衣,手执彩绸,杂以灯笼、火把,碎步走圆场后即翩翩起舞,变换队形。“蜡花队”后有跑马、锣鼓、太平车、漂船、狮子、老虎等杂耍尾随助兴。锣鼓起处,蜡花娃一二人居中唱起秧歌,外围蜡花及杂耍人众且舞且耍且应和,热闹欢腾。唱秧歌与杂耍轮番居中表演,演、唱间作,多姿多采,人无厌腻。
1956年,方里村的秧歌进城表演,古式扮装,组成别于他处。花鼓娃2个,武生扮;蜡花娃2个,小旦扮。秧歌头礼帽长袍,手拄拐杖指挥。秧歌队在外围活动,蜡花娃内圈表演,手执铙钹,随鼓应节而和,节奏单调反复。秧歌多为上下两句一组,类《信天游》。
三 鼓 舞
民国时期,白水城乡逢年关有敲老鼓之浴,其起始不详。少数里手边敲边舞,名日敲跑鼓,村村如此,遍及全境。另有扇子鼓、对子鼓、小花鼓、十面锣鼓等,均附于社火、秧歌,不单独表演。
(一)扇子舞 由5人表演,其一执扇舞于前,其余扮作将士,锣鼓应于后。执扇者多扮作盗扇的孙猴,穿插其间,跳跳蹦蹦,前前后后,忽走忽停,诙谐生动,活跃异常。余者边敲边舞,配合默契。锣鼓节奏欢快,情绪热烈。
(二)对子鼓 表演者一般6人,着甲背旗,两排相向。居中者各挎一鼓,一叫上鼓,一叫下鼓;两旁4人或钹或锣,各执一事,相向而鼓,进退穿插,紧缓有致。
(三)老鼓 老鼓是一种大型鼓。敲时配有铙钹、大小锣等,给称“震天鼓”。老鼓也杂于社火之中,置于车上随队行进。县境各处,每逢年关有敲老鼓之俗,从除夕至正月十五,每日黄昏村村鼓声如雷。其鼓点之疏密、轻重、节奏之快慢,各地不尽相同,敲法上又有单人敲与双人敲之别。
最为群众乐道的是“敲跑鼓”。敲者皆为“里手”,于敲打中变换姿势。或趁节参间隙作各种姿态,甚至在鼓上滚、翻、跨越、倒立,而节奏不乱;或将鼓槌抛起,接住后再敲,而鼓点不紊,显得紧张、优美、灵巧、自如。1957年城郊公社山鸡嘴的跑鼓曾参加渭南地区民间艺术调演。今冯雷公社62岁的田冬生的跑鼓技艺,遐迩闻名,其表演的《大闹天宫》绝妙异常。
(四)小花鼓 流行于纵目一带。通常4人表演,每人胸前悬一扁鼓,配以哨子、锣、伞。常用的套路有《三起三落》、《摘豆角》、《相红面》、《乱点》等。
(五)十面锣鼓 相传源于祭祀。通常有十面锣、十面鼓列队而敲。鼓点及节奏各不相同,但起点与收点一致,故名“一声响”。音响雄浑有力,气势磅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