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职工、干部教育
1952年县总工会开始抓干部、职工业余教育。县文教卫生科配合总工会,在各系统支持下办起职工、干部业余学校1所,学员110人,分两班上课,配专职教师2人。与此同时,各煤矿也先后办起职工业余学校,职工入学踊跃。至1956年县属单位除分期分批选送干部到省、地两级举办的干部文化学校学习外,还办了干部文化补习班,开设语文、数算等课,干部学习劲头很高。年底,全县干部、职工文化水平最低的已达到小学程度。从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20年间,由于政治运动连续不断,加之党内有一种鄙视文化、忽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的“左”的倾向,干部文化教育长期处于停顿状态”。
白水县职工教育除“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期间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由县印刷厂等企业办起的“七·二一”大学(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指示和朝阳经验,采取理论结合实际、半工半读、几上几下的方法进行教学。)外,也完全处于停顿状态。“七·二一”大学,既不敢提培养技术人才,又不敢抓文化、技术教育,质量很低,有名无实,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干部队伍新老更替、企业新建和发展,干部和职工中的青年大量增加,其中相当一批是“文化大革命”初期毕业的。为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1982年对职工中66级、67级、68级三届初中毕业的进行双补(补文化、补技术)教育。由各系统自配专干,以各种形式学习初中文化课本及各行业技术课,结业后由县工农教育办公室统一考核,合格者发给合格证。当时粮食局、商业局、经委、联社等系统均办起职工业余学校,为期半年,半脱产坚持学习。税局、烟酒公司、棉花公司及各厂、矿企业亦开办短期学习班进行补课。总计共有业余学校及学习班30个, 学员1,200人,专业教师21人,聘请兼职63人。当年经“双补”文化合格者45人,技术合格者15人。次年文化合格者704人,技术合格者33人。
第九节 教师队伍
一 教师队伍的变化
明清时,县学教官及书院山长由当局委派,其余塾师,皆属办学者自行聘请。教师多为品学兼优的生员,薪金微薄,年终散馆,即在家待聘。也有自己设帐教学的,此时无失业之忧。
民国时期,中学、完小及各中心国民学校的校长由政府委任,教师由校长聘请,乡村小学教师由学校董事聘请。民国后期,教师工资不仅微薄,(仅30元,最多超不过40 元),而且常常拖欠数月之久,职业又无保证,经常处于恐慌之中。
建国初,为恢复教育事业,政府于1949年2月在尧禾召开教师座谈会,对原有教师培训,留用,不足者从社会上招收。1951年和1952年又从初中及完小应届毕业生中招收一批充任助教,一年后转正。此后,各地逐年推荐选用民办教师多批,小学教师逐渐得以补充。但中学师资依然缺乏,渭南地区从渭南、蒲城、华县等地调来部分教师充实了白水的中学教师。由于从多渠道充实教师队伍,未顾及严格进行文化考核,后随着事业的发展和教学要求的提高,部分教师已不能胜任教学工作。1959年,县文教局派员下乡检查考核后,7月至9月分三期清退52名。1961年到1963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号召大办农业、大办粮食,调整和压缩了一批学校,壳后有197名教师分三批回家生产(第一批27人,第二批66人,第三批104人)。此后,大专院校及中师毕业生逐年分配白水,教师队伍渐见充实,教师素质明显提高。1983年,白水已有一支2,584人的教师队伍,其中党员454人,团员625人,任课教师2,328人,大专程度的由1953年的3人增至153入。不但数量增加,政治素质亦有提高,文化结构也起了很大的变化。
二 经济待遇
明清时,塾师薪金微薄,数额无考。
民国年间,中小学教师待遇,由校方与受聘者双方协商,虽有低有高,但终归薪水菲薄,而且不能及时发放,加之通货膨胀,乃至到手,所值无几,所以终年清苦。教师实行聘请制,职业无保证,常有解聘之优,六、腊两月,学期届终,下期能否应聘,无不忧心忡忡,面临失业,人人奔走营运,竞争激烈,如同战斗,教师称之为“六·腊”之战。(六、腊月皆属学期结束之际,下学期那处招聘,无下落,只得寻情钻眼,以礼送人,望其招聘,故讥讽为六、腊之战)
解放后,中学、完小教师作为国家正式干部,职业有了保障。初期,教师实行供给制,1949年3月起全部改发小麦。“教师每月每人发给小麦三斗(每斗以28斤计),校长每月津贴小麦一斗,教员津贴五升(不发服装费)”(见中共白水县委1949年会议记录)。1952年改为工资分制,小学教师工资金额平均每人每月25元至30元,中学教师35元至40元。1956年,改工资分制为工资制,中小学教师分别定级。实行工资制后,中小学教师平均每月工资46.7元,中学平均55.5元,小学平均为37.9元。1963年中小学教职工部分人调整工资,调整后每人平均月工资58元,小学平均为57.5元,中学平均66.9元。1972年部分中小学代课代职人员转正调资。调整后每人平均工资60.7元,小学平均月工资59元,而中学降至61.7元。1977年至1979年连续三年调资升级,到1980年每人平均月工资53.4元,小学52.9元,中学53.8元,较之各行业,仍然处于最低水平。故于1981年中小学齐升一级。
三 三中全会后知识分子政策落实
1957年以后,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历次运动教师首当其冲。反右扩大化,开除14人;“文化大革命”中批斗、殴打,挂牌游街、关“牛棚”、罚劳役为数更多。全县100多名教师被打成“牛鬼蛇神”,70多名被戴上各种反革命帽子处理回家,有9人被迫害致死。1971年“四人帮”在他们控制下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形成的《纪要》中抛出所谓“两个估计”,认为17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因而教师精神上受到压抑,社会上受到歧视,被讥为“臭老九”。随后“四人帮”炮制了张铁生和黄帅(张铁生是辽宁省锦州市兴城县一个公社的知识青年,生产队长。在1970年恢复高等院校招生时,文化考试答了白卷,却在卷子上给领导写了一封诽谤别人,抬高自己的信。“四人帮”为了反对周恩来总理,对信作了删改,标榜为“英雄”,并为之涂上一层“反潮流”的色彩。后变为“四人帮”的忠实走卒。黄帅是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五年级学生。1973年5月,因与老师发生矛盾,在家长的催促下,于10月21日给《北京日报》写信,信被“四人帮”的帮凶迟群和谢静宜看到,接见黄帅说:“我代表国务院和八亿人民支持你。”并于《北京日报》上捧为反对“师道尊严”和反“回潮”的英雄。)两个所谓典型,于是反潮流成为时髦,学生动辄“造反”,教师不敢管教。更有甚者,自河南“马振扶事件”后,白水按图索骥,1974年制造了“首居事件”。首居学校一学生受批评后回家自杀,班主任刘安良被无辜判刑入狱。此后,城郊、汉寨等校个别学生出走,企图以死恫吓教师的事时有发生。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更是缩手缩脚,谨小慎微,但求无过。
1976年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为开拓教育新局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批判“两个估计”,平反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改策,广大中小学教师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鄢分,重新焕发出革命的青春。
四 培训与提高
白水教育落后,教师不足,质量不高,由来已久。清末兴办学堂即感教师乏人,直至民国时期,仍然教师奇缺。新学科常因专业教师缺乏而缺开或以外行充任。民国二十年(1931)曾派员参加省小学教师训练所学习,结业回县举行乡村教师暑期训练班数次,但为时短暂,收效不大。
建国后,县委、县政府对提高教师素质十分重视,采取各种形式培养提高,并多次利用寒暑假集中学习业务。1957年8月文教局成立教研室,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指导各级教学,有计划地组织观摩教学。“文化大革命”中教研活动告停,1977年经过拨乱反正,教研活动重新活跃。为了有计划的培训全县教师,1980年文教局创办白水县教师进修学校,附设于东风小学,1983年迁至山头前白水中学校址,条件更臻完善。除此而外,自1950年起,采用离职轮训、在职短训、函授等多种形式,从多种渠道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一)离职带薪上学 1952年选送3人去甘肃师院和陕西师院上学。“文化大革命”期间,高校教学停顿,教师来源中断,师资青黄不接,于是在1978年后分批选送青年教师多人到省教育学院及陕西师大,分别学习英语、语文、数学、政治。也有少数自行联系,自要名额去学习的。
(二)离职轮训 1950年冬选派4名教师去大荔师范教师轮训班学习,半年结业。1955年及1956年两次抽调18人去三原教师轮训班学习,后来又选送青年教师100多名分赴渭南、大荔、蒲城等地师范学校学习。从1969年到1983年,县文教部门还在境内自办培训班,对小学教师及部分初中教师进行单科培训,为期半年、一年不等。科目有语文、数学、理化、史地、英语、体育、音乐等。其中中学语文2期104人,数学3期116人,理化4期154人,英语3期250人,史地1期30人,体育1期30人;小学语文10期551人,数学4期222人,英语1期130人,音乐1期33人,共计40班,学员1,577人。仅县内轮训人数已占1983年全县中小学任课教师总数2,328人的67%。
(三)函授 中师函授从1956年办起,文教部门设专职函授教师分片巡回辅导,参加函授的学员共342人。蒲城师范学校函授部1980年?月至1984年4月,所办中师函授班,学员141人,毕业71人。1983年9月至1986年6月,教研室附设中师函授班,学员450人,毕业170余人。高等学校函授始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0年陕西省教育学院函授部在白水招收函授班,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四科,在当地聘请各科兼职教师8人授课。学员共117人,修业期满毕业者68人,其中语文41人、数学11人、物理9人、化学7人。
(四)在职短训 自1969年起,根据急需,选拔教师、抽调有关人员进行十天半月的短期培训,颇见成效。1982年的生饧教师学习班,1983年的中心小学音乐教师学习及中心小学教师普通话学习班,均为时不过20天。由于目的明确,针对急需,办者重视,学者努力,虽为时短,但成绩显著。
短训班:1982年生物30人,20天。
1983年11月中心学校音乐教师20人15天。12月中心学校普通话30人15天。
1984年3月社中校长、干训班30人15天。
第九节 教师队伍
第十节 经费及勤工俭学
教育经费的来源及开支,时代有不同。明清时经费及来源有四:一是由官府拨付,一是学田收入,一是社会筹集,一是学生交纳学费。用于廪膳生员伙食(每月银64两)、举人会试路费(银7两)、教师薪金及灯油炭火、贫寒生补助及校舍修葺等项。
民国时期,资料无存。仅查得陕西省各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教育经费表中所载白水当年情况如下:县地方总收入53,385元,县教育经费总数14,171元,县业务教育费 3,200元,教育厅拨发业务教育补助费3,240元,县预备费甲962元、乙528元。
建国后,一方面调动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各地筹资民办;另一方面政府给教育事业拨款,逐年增长。1952年拨款1.6万元,1956年增加为26.5万元,1960年67.8万元,1976年增为91.8万元,到1983年增至216.3万元。基本满足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勤工俭学,白水开展较早,1958年形成高潮,小工厂、小农场、小饲养场星罗棋布。白水中学校办农场,规模很大,花椒峁、核桃沟,一条山梁一面坡,年收入可观。
“文化大革命”中各校办工厂、农场废弃。粉碎“四人帮”后,单纯追求升学率,勤工俭学一度不振。
1979年全国学习吉林勤工俭学经验,部分学校率先活动。北乾小学种植100亩花椒;邱木学校开办灯炮再生厂;白水中学办起修造厂;西固中学办起制药厂。
1980年,国务院批转了勤工俭学的文件,更引起人们重视。此后两年全县30%的学校已开展勤工俭学。
1983年,文教局借白水中学两排窑洞,成立“勤工俭学公司,下设木工厂、电器修理门市部、古建筑修缮队。此外,公司负责全县各校勤工俭学工作。是全县勤工俭学一跃而升为63%。计有校办工厂3个;林场27个,面积334亩;农场226个,面积983亩。全年经济收入9.22万元,学生人均2元多,超过省、地人均2元的指标,受到上级好评。渭南地区在白水召开了现场会,蒲城、澄城两县先后派人来白水参观学习。北乾小学曾出席过县、地、省以及全国勤工俭学先代会。
上一页
[1] [2] [3] [4] [5]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