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概况介绍>>正文

白水县教育概况介绍(3)

2012-3-16 23:12:03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第五节 小学教育
    民国初,新学兴,改学堂为学校。国民政府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废读经,规定暂行课程,小学设修身、国文、算术、体操、唱歌等。时城内诸校皆遵令改制。民国五年(1916)县立高等小学堂改名高等小学校,寺前初等小学堂亦改为校。
    由于教材及教师不足,乡镇学堂大都停办,乡村私塾依旧占有地盘,读经虽废,但入学后《三字经》、《朱子家训》等仍为必读课本。民国九年(1920),民国政府改革教育制度,革新教学内容,派督学巡视,敦促各校开学,私塾方解体,学生陆续转入官立学校。先后有雷牙、新村、纵目、西固、龙山等小学,渐具规模,各有学生100人左右。民国十年(1921)李阴东在城内西巷义仓创办县立女子小学校。民国十六年(1927)新耀镇又办女子小学1处,但因学生太少,均不久停办。民国十七年(1928)林皋刘克忠与高家河王保民在林皋镇刘家祠堂私人倡办小学1所,校名民忠小学。民国十八年(1929)彭毓华于旧址重办县立女子小学。次年增设高级班,改名县立第一女子小学校,不久迁于新化巷,民国二十九年(1940)并入新化巷小学,(即前县立第一高级小学校),开始男女合校。
    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日战争暴发,民国政府当时对教育实行“管教养卫一体”政策。二十八年(1939)后,令各乡设中心国民学校,各保设国民学校,并视其地方环境之所需,而设分校,乡长、保长任校长。至民国三十二年(1943),白水共有中心国民学校5处,分校3处;国民学校38处,分校140多处。民国后期,白水煤炭工业发展,煤矿规模日益扩大,从业人口不断增加,工人子弟学校相继出现。三十四年(1945),新生矿以陵角井职员院及库房共数十间创办小学1所。学生所需文具、课本学校供给,两年后设高级班。这是白水第一所职工子弟学校。此后,东原、永康、建业三矿仿效,先后各办1所。民国末年,连同职工子弟学校,全县小学不满200所,以民国二十三年(1934)全县347个自然村计,尚有近半数村庄没有学校。按民国三十四年(1945)元月统计,本县受过小学以上教育或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仅12,000多人,而文盲即占24,000多人(见陕西省档案卷899号)。
    民国三十六年(1947)9月,白水武装起义后,部队旋即撤至洛河以北,国民党重占白水县城,白水遂成游击区。时因战乱,全县大多数学校停办。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3月白水全境解放,但国民党军队多次反扑,战事未息。4月,县民主政府督令各处开学,5月县政务会专门讨论本县教育事宜,着重研究了设备、经费编制、课本、教学方法等问题。决定取消国民党旧日课程《公民》、《党义》、《英文》及高小童子军编制、保甲编制与纪念周活动,废除封建主义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开发学生智能,废除封建主义的管教方法,提倡组织学生自治会。7月,县政府发出《通知》(纵字第七号)要求基层“督促所辖地区之完小及民小,在无紧急军事情况下,可迅即开学”。至9月底,全县11所完小中仅有3所开学。10月,县政府发布《布告》(雷字第五号),明令“县中及各完小、初小教职员,目前亟应着手筹办学校复课事宜”。此后,部分学校陆续恢复、上课。1949年元月及2月,县政府第二十九次及第三十次政务会决定并具体部署了召开教师座谈会。2月6日县政府在尧禾举办教师座谈会,报名参加者100多人,为时四周,学习政治时事、新解放区的教育政策及教学业务,会上决定完小合并。城内两校合并1处,分高、初两部上课;武庄合并于纵目;支肥合并于尧禾;冯雷及龙山合并于西固,共计办完小5处。当年3月以后,完小及大村初小大多相继开学。
    建国后,人民政府对教育事业极为关怀,1949年教育经费,2,000石小麦,后又追加600石,并且拨给修缮费300石,使教育得以恢复。至年底,已复课的完小9所、普小206所,共有小学教师312人,学生8,759人(完小1,773人、普小6,986人)。次年,完小发展到10所,学生达2,300名。当时师资缺乏,课本及设备不足,有的学校5个人一本书,雷牙完小有一班80名学生仅有6副桌凳。人民政府一方面拨款修缮校舍,一方面培训教师,以满足发展需要。到1952年学校增至249所,教师共达419人,学生发展为13,48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80%。
    建国初,强调学习苏联经验,改小学四二分段为五年一贯制,实行五级积分制,推广五个环节的教学模式,春秋两季招生。以后学生猛增,校舍、师资不足,出现多级复式教学,影响教学质量。1953年恢复四二分段制,改行秋季一次招生。1958年把公办小学下放公社,贯彻公办与民办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大办学校,当年对教育投资34万元,比上年增长65%,是1952年的21.4倍。同年民办小学包括雷村、冯雷、刘家洼、邱木、北乾耳、大杨、云台、许道、收水、汉寨、支肥、北原等12所和完小共达39所,学生65班、共2,273人。全县小学增加到29 3所,比1949年多83所,比1957年多41所。由于公办学校下放到公社,在“大跃进”中公社干预颇多,支援劳动频繁,炼钢铁、办工厂、办农场,劳动时间过多,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民办学校多系仓促开办,设备差、师资奇缺,因此小学的教育质量受到影响。
    1961年后,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中,对全县教育事业进行了调整,认真执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动员不胜任的教师及超龄学生回乡生产,压缩裁并部分学校。经调整,1961年全县小学数目较上年减少了10所,在校学生减少1,000多人。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减少劳动时间,减轻学生负担,建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此后,全县小学教育质量逐年有所提高。
    “文化大革命”期间,小学教育遭到全面破坏。自1966年到1968年,两年停课“闹革命”,桌凳破坏无几,许多教师遭批斗,甚至打伤致残,精神上受折磨,教学业务荒疏。复课后,秩序混乱,学生动辄“造反”,教师被戴上资产阶级的帽子,无心教学,也不敢大胆管理。贫下中农宣传队驻管学校后,不懂教学业务,只抓阶级斗争,“政治冲击一切”。小学学制缩短,下放到大队,频繁的劳动代替了文化课。学生中“读书无用”的思想相当普遍。另外学校下放,上完小不出队,刺激大队不顾条件可能与否一律自办,形成一哄而起的局面。1969年,全县183个大队办起了完小180个,师资设备皆无从谈起,教学质量再度下降。1973年废除考试,学好学坏一律毕业,更助长了“读书无用”之风。次年,批判所谓修正主义路线回潮,实行开门办学,校队挂钩,阶级斗争成为主课,文化课形同虚设。在学习“朝阳农学院经验”中,刮起小学戴帽风(小学附设中学班)。仅1975年全年就有35所小学设初中班,北原、扶蒙还设了高中班,到1976年,更以“学校办到家门口,方便子女上学”为指导原则,小学“戴帽”越来越多。迄1978年,社队两级共办初中达8 3所。致使骨干教师被层层拨空,层层教学不适应,教育体系头重脚轻,教学质量节节下降。1977年,小学毕业升学考试成绩及格辜不到0.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首先调整了小学的布局。每个公社保留1所社办中学,大队保留1所完小,每村保留1所初小。各公社确定1所中心小学。东风小学定为县办重点小学。其次,整顿各校教学秩序,一律施行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和《小学生守则》,执行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使用全国统一编写的教材,开展了教学研究,小学建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逐年得到提高。学生毕业考试成绩及格率1981年为3.5%,1982年为15.9%,比上年提高了5倍,1983年学生毕业考试成绩及格率上升到17%。全县小学到1983年共有406所,其中完全小学147所,有教职工610人,学生1,275班,总数32,66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
    巡回小学,1962年至1965年,为解决边远山区居住分散的农民子弟入学,文教局在北原、收水、云台、许道等公社创办小学11所,照顾居住特点,一校分设数点,教师按点轮流巡回上课。教师每日跋涉山间,风雨无阻,非常辛苦。高山村杨天喜,任教佛爷砭与官卓巡同小学,在山区巡回教学中成绩显著,1969年,出席省首届积极分子代表会,并赴京参加了建国20周年国庆观礼,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其事迹载《陕西日报》,题目是《雁门山前一教师》。
    耕读小学,白水县于1963年试办,学校由大队党支部领导,大队贫下中农办学委员管理。师资、校舍、经费自行解决。其原则是面向农村,结合生产,小型分散,便利走读,学校跟生产走,随农活转,农闲多读,农忙少读,大忙停学,形式灵活。1965年时,全县办起耕读小学383所,其中高小91所,有教师396人,学生5,182人,“文化大革命”时停办,1977年恢复。1978年以后,在整顿教育事业过程中一律改为全日制民办小学。
    胜利学校简介
    该校校址在新化巷,前身为清代的彭衙书院,至今209年,中经三代,历史悠久,向为人所重视。清知县王希伊、李廷钰亲任主讲,彭承慈翻新堂屋,康节代筹膳食,一度文风大振。清末改为学堂。民国改为学校。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新化巷小学,三十六年(1947)遵制改为新化乡中心小学,有教职员12人,学生200名。
    建国后,学校与寺前小学合并,1954年寺前分校独立,遂改名新化小学,1956年改为城关小学。同年将原县仓库划入学校,扩大校基,新建教室3幢,学生增至1,000多人。1968年改名胜利学校,次年再改为胜利七年制学校。1976年新建教工楼1幢。1978年起设初中班,至1979年,小学、初中各12班,学生达1,200多人。1980年大规模整修学校,除东斋两座大房属保护文物予以保留外,其余原旧房尽行拆除,新建教学大楼1幢,楼前大院平整开阔,校貌焕然一新。当年撤销初中班,改校名为胜利学校。此后于1983年再度整修,新建大房18间,增建锅炉房及白水唯一的教师浴池。
    民国二十九年(1940)以前,该校属白水最高学府。也是150多年来白水教育改革之先导。由书院而学堂,由学堂而学校,几经革新,与社会之变革相步趋。远在科举制度废除之前,即改书院为学堂,废四书、五经而设国文、算术、历史、地理、体操等新学科。光绪三十二年(1906)即设有图书室、仪器室、类今之制。民国时期,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与新化巷女子小学合并,男女同校,开一代新风。
    该校具有交通之便,地理之宜,知识分子聚居,易于接受新思想,素有光荣传统。民国时期,该校以其地位重要,经常传播新思想。民国初年,政府提倡妇女放脚,学生遂上街贴标语、造舆论,每人胸前佩带有“誓死不和缠脚女子结婚”字样的胸章,民国二十年(1931),共产党员白子明任教期间,在师生中传播革命思想,鼓动并组织学生开展反日宣传活动,并在师生中发展党员3名。次年6月,有2名学生参加了中共秘密召开的西河会议。同年12月全校师生在共产党员领导下发起召开白水各界反日救国宣传大会。民国二十一年(1932)元月联合北井头、南井头两校学生,以童子军为先导,高喊口号,冲入县党务指导员办事处,砸烂木牌,驱走党务指挥员吕伯侠。事后,学生寄款100余元给东北抗日义勇军马占山部。当年8月,该校建立共产主义青年团秘密支部,有团员石畅、赵振仓等人,这是白水第一个团支部。民国二十八年(1939)中共白水工委成立后,该校党员以教师身份,工作更为活跃,写标语、办壁报、教唱抗日歌曲、举行集会、宣传共产党抗日主张及统一战线,学校成为建国前白水共产党地下活动的重要基地。
    20多年来,该校读书、歌唱之声未绝,率先改革,贡献颇大。文化赖其接踵,人才赖其培养,白水学生,多出其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最近更新
 
图文阅读
 
陕西景点
 
陕西美食
 
陕西特产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