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县婚俗
2012-2-12 11:03:06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婚俗
婚礼 旧时男女一般年满10岁后,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订婚,结婚为十七八岁,早者十二三岁。婚前,男女互不相见,嫁娶例行“六礼”,即纳采(送礼求婚)、问名(询问女方姓名和出生期)、纳吉(送礼订婚)、纳征(送聘礼)、请期(议订婚期)、迎亲(新郎亲自迎娶)。嫁娶之日,妆奁先行,女乘彩轿,鼓乐前奏,送女客后行。新娘下轿,唱礼人高唱指点,新郎躬揖前迎,祭拜天地、祖先,然后入洞房,饮合卺酒,称“六礼”告成。款待宾客,酒肉佳肴,竭力从厚。次日,娘家宴请新郎、新娘。新郎携以酒、肉、馍、油炸食作四色礼物前往,谓之“回门”。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废除旧的婚姻制度,男20、女18,自由恋爱,自愿结婚,父母不得包办,不索财礼,婚娶力求简约,形成风尚。1978年后,政府提倡晚婚,男22岁,女20岁结婚。订婚时,多为介绍人牵线,见面谈话,互赠礼品,照相订婚,认门串亲,登记结婚。结婚时,不坐轿,不骑畜,不动鼓乐,不忌讳属相,自择佳日,自行车、拖拉机、汽车迎送,亲朋参加婚礼祝贺。集体举行婚礼,旅行结婚也屡见不鲜。近年来订婚“认门”,索财礼,结婚设宴较为普遍。
再醮 建国前,丈夫死后,遗孀不论老少,守寡为荣,死后给予立碑,悬匾,谓之“守节”。丈夫死后再婚者,户族邻里百般刁难,讨价还价,出卖人身。结婚之日,夜间买道而行。建国后,寡妇再婚,受到法律保护,再醮自由已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近年,壮、老年男女再婚,其子女百般阻挠,尤以男方子女为甚。
赘婿 男子就婚女家,即上门女婿。山区和近山区一带缺丁人家,为传宗接代,给女儿招婿,常遭户族无理干预,重重设障:户族有丁者不许,不许外姓入宗。赘婿被人歧视为“招崽子”,在户族中没有发言权。今男到女家与女到男家平等相待。上门合家,不改姓氏,有权当家理事,亲邻共贺,户族和睦,已成常习。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