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历史文化>>正文

榆阳区民间习惯用药(1)

2012-11-12 12:53:55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榆林中医历史悠久,本地人民对中医十分信赖。中医药知识得到较为广泛的普及。《延绥揽胜》记载:“榆俗男女饮食衣住间,素最药饵,视若神品,匪特有病用药,即平居偶感不适,仍要照方配剂,故家庭主妇老妪均能历举熟方,毫厘不爽”。不论为了强健身体、养生延年,或是预防、治疗常见疾病,群众往往不经医生,自己用药,而且每每应用恰当,效果满意,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习惯用药。这种用药俗尚,代代相传,至今仍然盛行不衰,尤其在文化较发达的城市中蔚然成风。
    一、生序年秩习惯用药
    榆林民间惯于生序不同时期,运用一些药物,以利保健摄生。
    初生、婴儿期 新生儿呱呱堕地第3日,家中人自去药店购买“洗药”(苦参 薄荷 生艾叶各6—9克花椒2克),煎汤为婴儿沐浴,俗称“洗三”。主要为了涤除胎垢,强健肌肤,预防皮肤病。此法延用至今,殊无例外。
    婴儿生后第3、4天,必予服药以涤除胎粪,预防脐风(或称四、六风),本市惯用之药有:脐风散、钩藤、防风、僵蚕各等分水煎服薄荷为引,蝎蚕散(榆林成药:西大黄、僵蚕、全蝎),兑金五花丸(榆林成药:奎砂、半夏、巴豆霜、青黛、南星、寒水石、白附子、大黄、郁金、五灵脂、全虫、甘草、朱砂、滑石、墨)。
    1—2岁以内婴儿,或为健脾开胃;或为消食除积;或为添加辅食以助发育,常自购服用的有:白玉饼(榆林成药)、一捻金(榆林成药)、雀舌面(又名枣槟榔面)。
    幼儿、少年期 3—6岁幼儿,为助长发育,增强体质,消除虫积,常预购服:肥儿饼(榆林成药:山楂肉、使君仁、炒麦芽、胡黄连、神曲、槟榔、广木香、炒白术、煨肉蔻、炒枳实),健脾化虫散(榆林成药:党参、白术、苦楝皮、建曲、使君仁、鹤虱、炒山药、榧子、雷丸、砂仁、茯苓、焦山楂、当归、莲子肉、炙甘草),小儿健脾肥儿丸(榆林成药:红参、白术、云苓、陈皮、半夏、山药、山楂、莲子、麦芽、扁豆、苡仁、桔梗、谷芽、炙甘草、芝麻)。
    7—12岁少年,为强壮筋骨,以便将来能有强健体格,配服壮骨丹、紫河车烙干1具(乡间多以牛胎盘代之)党参、牛膝、杜仲、麦冬、龟板(炙)各等分、山药加倍共研细面。
    青年、成年期 此期正值发育成熟,体格健壮,年富力强时间,倘无病异,本地区群众俗尚勤劳,注重锻炼,极少用药。惟女性青年于初潮时仍有习惯用药。(详见妇女用药荐下)。
    壮年、老年期 榆林群众亦有“四十进补”之说,40岁之后的男女,习用补药。常选服者有: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养血归牌丸、定坤丹、八珍丸、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参茸卫生丸、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习惯用滋补药方有:党参30克、山芋12克、菊花9克,水煎服;党参30克、元肉15克、炙黄芪12克(或加菊花),水煎服;党参30~60克、(或红参6~9克)麦冬为引,炖服。
    年过花甲,已届老期,身体明显衰弱,所谓“六十心气衰”、“七十脾气虚”、“八十肺气虚”,此时药物摄生已成必需。榆俗习惯用者有:永健丸(榆林成药:黄精、狗脊、怀牛膝、粉丹皮、车前子、枸杞、菟丝饼、泽泻、当归、巴戟肉、熟地、山茱、萸、炒山药、油桂、补骨脂、炒枣仁、小茴香、炕菊花、怀生地、宣木瓜、辽五味、煨杜仲、肉苁蓉、人参、麦冬、北五加皮、茯苓块、远志、龟板),麦味地黄丸、人参资生丸、金匮肾气丸、龟龄集。
    二、时令季节习惯用药
    本区群众根据四时季节对人体的影响,结合当地气候、地理、生活特点,素有“春健脾、夏补气、秋润肺。冬养血”之谚,也形成了适应时令季节的习惯用药。
    春季 本境毗邻内蒙,群众嗜食羊肉,羊为火畜,其性温燥;更兼地处高寒,冬月人人夜卧火炕,取暖防寒,久成习惯,一冬郁火往往随春阳上升而外发,易于病热。因此当地习惯于“立春”日,男妇老幼皆服“防风通圣汤(丸)”,以清解伏热,预防发病,并有“有病没病,防风通圣”的俗谚。应此习惯,大小药店也于每年“立春”前几天,制备“防风通圣丸”,或以饮片,按方配好分包,供群众购服。
    暮春时节,人常感到神疲纳呆,身体困倦,群众谓之“春乏”,盖因春令肝旺,木伐脾土,而脾又主肌肉,故然。榆俗惯用下列药品以益中气,振脾阳,助运化,即四君子汤,三合健脾散(榆林成药:苍术、山楂、党参、白术、茯苓、山药、厚朴、陈皮、炙甘草、麦芽、神曲、薏苡仁、扁豆、莲肉、砂仁)、人参寻脾丸。
    夏季 夏4月属火,本地群众自配清凉之剂,以代茶饮,习用方有:生山楂6克、菊花12克、通大海10克、银花10克、茶叶6克、冰糖15克,泡茶饮;乌梅12克、山楂6克、竹叶6克、菊花10克、冰糖15克,泡茶饮;银花10克、连翘6克、桔梗6克、山楂6克、甘草3克,泡茶饮。
    盛夏伏天,暑湿之邪淫乱,本地群众惯用“益元散”,解暑化湿、镇心除烦;或服“冰霜梅苏丸”,清解暑热、生津止渴。各药店亦事先大量制备“益元散”和“冰霜梅苏丸”,分剂包装,于伏天应市销售。
    秋季 秋为养收之季,“万物之荣,至以平定”,人体脏腑也较安和。本地蛔虫感染极为普遍,群众习惯择入秋之时驱虫,用药安全,也颇合理。立秋之后,气候由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秋又为肺令,本地之秋,天高气燥,民间习惯秋月润肺,常用方有:党参15克、麦冬12克、水煎服;党参15克、沙参10克、天冬10克、麦冬12克,水煎服。
    冬季 榆林民间有“冬季进补”的习惯。冬季为一年最冷的季节,阳气潜藏,阴气最旺,但于闭藏中育含生机。此时进补,药力易于蕴存而发挥效能,并可蓄精养锐,以滋济来年的生命活动之需。冬季习用的补养方、药有:炙黄芪15克、当归10克、党参18克,水煎服;归脾丸;参茸卫生丸;六味地黄丸;金匮贤气丸;麦味地黄丸(八仙长寿丸);十全大补丸。
    三、男女不同习惯用药
    中医学认为:男生于阳,女生于阴。男女的禀赋、体质、生理皆各不同,用药亦有差异。榆林民间摄生习惯,男多重气,女多重血,有“十男九固气,十女九当归”的保健谚语。
    男子习惯用药 男子年轻时期为元阳之体,除非病残,概不用药。及至年事增长,或因劳于心身,或因耗于房室,或因损于岁月,宜均酌情调摄。榆林男子习惯服用药物:桑椹15克、枸杞12克,炖服;人参6克(或用党参适量)、麦冬10克、熟地15克、炙黄芪12克,水煎服;益肾健脾散(榆林成药:熟地、山药、山萸肉、石斛、谷芽、丹皮、茯苓、泽泻、党参、焦白术、山楂、六、莲子、芡实、薏苡仁、炙甘草);三肾丸、参茸卫生丸。
    妇女习惯用药 妇女由于冲、任、督、带的特殊功能,所以表现有经、带、胎、产等生理特点。在调摄保健方面也就有相应的特殊要求。榆林民间关于妇女的习惯用药比较细致,又很受家长或家属的重视。
    调经习惯用药 初潮:榆俗女子初次月经来潮,其母便去药店购买红花6~9克,另加自备的炒黑豆30~50,水煎服,以活血养血。调经:月经不调,女子十有八、九。本地分别习惯用下列方药调摄:益母草30~90克、红糖引,水煎服;红花10克(过去多用西红花1.5~3克),炖服,连服多次;墓头回500克、蜂蜜500克、熬制成膏,30天服完;定坤丹(体虚月经不调或崩漏气血亏虚者用之)。经期肝气郁结:许多妇女经期伴有胸胁胀痛,头晕心烦,口苦咽干及潮热等症,同时兼有月经不调。榆林妇女习惯选服方药:逍遥散;紫朴分消散(榆林成药:香附、蔻仁、苍术、厚朴、陈皮、半夏、茯苓、枳实、青皮、神曲、麦芽、山楂、白术、菜菔子、槟榔、甘草);千金调经散(榆林成药:黄芪、当归、柴胡、香附、白术、茯苓、白芍、丹皮、栀子、煨姜、薄荷、炙草)。
    养胎习惯用药 安胎:首次怀孕,多习用保胎药。如:保产无忧散;胶艾八珍汤;生黄芪30克、软大米60克、贯众炭10克,水煎服。凉胎:凡妇女怀孕,于妊赈中期必自购服凉胎药,以清胎火并预防孕妇胎前产后热病。如:条芩6~10克、砂糖、水煎服;条芩6克、焦术10克、砂糖,水煎服。子悬:多用紫苏和气饮:紫苏9克、大腹皮6克、党参9克、陈皮9克、白芍9克、当归9克、川芎9克、炙草3克、葱白3寸,水煎服。
    产前产后习惯用药 催生:为求临产时顺利分娩,产前1~2周内,本地分别习惯选用方药催生:当归50克、川芎12克、枳壳6克、炙龟板15克、血余炭,水煎服;党参15克、川芎9克、当归9克、枳壳3克、紫苏3克、炙龟板12克,水煎服;八珍汤加香附、黄芩,水煎服;佛手散加炮姜、水煎服;人参6~9克、炖服;定坤丹。
    产后、产后血晕(榆林称“血迷”):铁心甘草(本区特产),研末冲服;血迷散(榆林成药:当归24克、川芎12克、党参30克、炙黄芪30克、黑芥穗6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产后复旧:产后3、5日,家属必至药房购取“生化汤”,为产妇煎服。生化汤:当归24克、川芎12克、桃仁2.4克、红花2.4克、炙甘草2.4克、煨姜10克、黄酒为引,水煎服。体弱者,当归用量酌减;腹痛剧者,加失笑散或元胡。
    调乳:下乳方之一:王不留行6克、当归15克、川芎9克、炮山甲4.5克、生黄芪24克、白芷4.5克、青皮4.5克、通草3克、桔梗4.5克、炙甘草3克、黄酒,水煎服;下乳方之二:王不留行6克、路路通6克、炮山甲1.5克、通草3克、当归6克,水煎服。凉乳:为清婴儿胎火并预防乳痛发生,常习惯购服“生地四物汤”加味。
    四、防病除害习惯用药
    中医注重预防,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榆林人民也在长期同病害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防病除害的习惯用药。
    预防疾病习惯用药 打醋炭:即把烧红的无烟炭火取出,置铜质或搪瓷容器内,迅速以食醋泼洒,使急剧产生醋蒸气(亦可将醋置锅内煮沸、蒸发),关闭门窗,借以室内消毒,预防如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用银花15克、连翘15克、贯众30克、大青叶30克、水煎,先含后服。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用鲜藿香叶适量、水煎服,本地群众多有在庭院栽种藿香的习惯,每年伏天,摘藿香叶煎服以防中暑。用大蒜嚼服,夏秋季节无论家居、旅行,群众习惯常备大蒜,就餐嚼服,用以预防肠炎、痢疾。用鲜马齿苋适量、水煎服,本区农村群众,惯于夏秋季煎服鲜马齿苋,预防肠炎、痢疾。用贯众、苍术、大蒜各适量、浸泡于饮水缸内,用以预防流行性感冒、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亦有用贯众、苍术在室内燃熏消毒的)。榆俗逢年过节喜食腥荤,饮食厚腻,群众惯于年节期间购服“山楂化滞丸”、“消积保中丸”、“保元化滞丸”等,以助消化,预防食积。
    消灭害虫习惯用药 灭蝇:将雄黄面撒于烧红的炭火上,用瓷碗扣罩,然后取升华于碗壁的雄黄面加入米汤中,搅匀,分置苍绳密集处。灭蛆:本区农村群众惯用鲜牛心朴子(阔叶徐长卿)切碎,撒于厕中粪坑内,杀灭蝇蛆。驱蚊:仲夏采收鲜艾叶,编成辫条阴干。晚间点燃,煨烟熏蚊,城乡群众皆惯用之。灭蚤:群众常将室内打扫后,取石灰粉撒布墙根、墙角四周,用以灭蚤。雄黄酒和香药包:每年端阳节,榆俗家家制备雄黄酒(白酒中掺入雄黄面适量),成人酌饮少量;儿童少年则用菖蒲根蘸雄黄酒涂点前额、耳孔、鼻孔、脐眼等处以驱虫辟秽。儿童(亦有成人)喜挂香药包(香药由山奈、官桂、公丁香、白芷、藁本、细辛、陈皮、麝香、冰片等药组成,既为衣饰之美,增添节日气氛,而且香气宜人,又能驱虫辟秽。
    五、养生寿老习惯用药
    本地群众历来讲究养生寿老。年逾古稀及八旬九秩的高寿老人屡见不鲜。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社会条件、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人民群众的保健要求愈来愈高,全社会对老人的延年益寿也愈来愈加重视,养生寿老习惯用药也在不断丰富,民间常用的药物类:健脾益胃类: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为老人之要。衰老与脾气虚弱密切相关。榆俗寿老首重健脾益胃,常选用方药:四君子汤,人参健脾丸,三合健脾散(见前),保元化滞丸(见前)
    滋阴补肾类 肾为先天之本,肾衰则老至,故历来摄生多重补肾;且应兼顾肾阴肾阳。本区群众习惯选用下列药品:六味地黄丸,八仙长寿丸,金匮肾气丸,杞菊地黄丸,永健丸,龟龄集。
    补气养血:人老老年必然气血虚衰。榆林民间寿老注重补气养血兼以活血。常用方药有:生脉散,补中益气丸(汤)(重用当归),当归补血汤(重用黄芪),八珍汤(丸),补阳还五汤,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
    六、惯用药膳
    炒米汤:炒小米30~50克薄荷3~6克(或用葱白2根)、煎汤后加白糖适量,饮服,盖被取汗。用治感冒。
    糊辣汤:油炸葱花炝锅烧汤,拌入面圪塔,加辣子适量(或加生姜丝少许),趁热吃,取微汗。用治感冒。
    辛夷煮豆腐 辛夷5~10克、豆腐100克(切成小片)食盐少许,加水同煮20~30分钟。吃豆腐,喝汤(小儿可将豆腐温贴囟门,凉即换之,一日三至四次,每次饮汤1~3匙)。用治鼻渊、鼻塞流涕。
    蜂蜜炖梨 梨1~2(切片)杏仁6~9克、薄荷3~5克、蜂蜜25~50克加水同煮至梨熟,喝汤食梨。用治肺燥咳嗽。
    鲜水萝卜 红水萝卜1~3个(或白水萝卜3~5个)洗净去皮(或不去皮)生食。可消食化滞,下气宽中,除满化痰,解酒治痢。
    苦菜拌豆腐:苦菜(败酱草)适量,豆腐适量,香油、食盐少许,将苦菜置开水中氽后捞出,切碎,与豆腐同拌,加香油、食盐拌匀。酌量而食,每日一至二次。用治肺痨等。
    绿豆汤 绿豆100克加水煮熟后酌加白糖,食之。可清热鲜暑。
    南瓜绿豆汤 南瓜适量(切片)、绿豆适量加水同煮,熟后食用,可清热解暑。
    消水鱼 鲤鱼1条(去鳞、鳃、鳍及腹内杂物,洗净)、赤小豆60克、蝼蛄7个(去翅足,微火焙黄)、鲜姜皮9克将后三者纳入鱼腹内,加水煮熟,连汤分2~3次服。治水膨,水肿。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最近更新
 
图文阅读
 
陕西景点
 
陕西美食
 
陕西特产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