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市丧事及丧礼习俗
2012-1-5 17:11:35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老人将逝,儿女子孙守护,嘱后事,俗称“子孙送终”。去世后,全家穿白戴孝。孝子到齐后,先烧纸人纸马,俗称烧“倒头纸”。然后将遗体移于灵堂,给死者脚前点油灯,并置白烛和祭品于灵堂。亲朋邻里前来吊丧,孝子须参与陪吊。再请“风水先生”择地选穴,乡邻帮忙挖墓(亦有事先选好墓地,挖好墓洞的)。晚上孝子“守灵”。第二天晚上“接灵”,请四口、六口或八口多达十口“龟兹”(唢呐吹奏者)彻夜奏乐,是为丧事高潮。第三天上午发丧。瞻仰遗容后封棺。棺木置于“龙杠”(一种特制的有龙头龙尾的抬棺木的械具)上,孝男孝女持柳棍(俗称“孝棍”)边走边哭。乐人开道,友邻设祭于路。拜祭后送亡人于墓地。棺木入穴后,孝子叩头致谢。男将孝布由前扎变为后扎,女将孝布盘于头上。家中设宴招待帮忙的乡邻与来宾。
葬后三天内,黄昏于墓地祭奠。一晚酒、二晚茶、三晚饭,俗称“打怕怕”。从死亡之日起七天烧纸一次。逢七插旗,逢八则插幡,“七尽”较为隆重。
三年内每逢忌日,则设灵堂祭奠。三周年释服(俗称“脱服”,即脱去孝衣)时亲友携供品前来,晚上“接灵”,请吹鼓手奏乐。有的请“自乐班”或放电影、录像,礼仪较为隆重。次日设席款待亲朋。
解放后,人民政府倡导破除迷信。1985年以来,县人民政府作出规定,职工、干部死后实行火葬。开追掉会,置挽联、花圈、以寄哀思。农村依然土葬。县内广大农村,陆续设立了“红白(喜丧)理事会”,对迷信铺张之风不无遏制。但“丧葬”、烧纸、释服之风依然存在。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