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事
民国以前,男女年满10岁后,受“父母之命,媒约之言”订婚。结婚年龄多为十七八岁,早者十二三岁。婚前男女互不相见,嫁娶履行“六礼”。即纳采(交礼求婚),问名(询问女方姓名和生辰),纳吉(送礼订婚),纳征(送聘礼),请期(议定婚期),迎亲(新郎亲自迎娶)。嫁娶之日女乘彩轿,鼓乐前奏。新娘下轿时,司仪指点新郎作辑相迎。祭拜天地祖先后,入洞房,饮交杯酒,是为“六礼告成”。
民国以后,不完全依从“六礼”。定亲俗称“送耳坠”。由媒人说合,双方家长同意,由男方操持女方所需的衣料、棉花、金银首饰和聘金(俗称“礼钱”),放于食盒(读罗音)内,在红纸上写“谨择某年某月某日与某府纳彩,某宅谨封”贴于食盒之上。女方家庭,将“允贴”交付媒人转给男方,确认订婚关系,亦俗称“交礼”。
结婚俗称“索(音色)媳妇”,又称“过筵席”。在此之前,两三月内,男方请人掐算“良辰吉日”,请媒人去女方家中商量有关结婚事项,议定日期,男方家送去棉花、布料、首饰、现金,谓之“送礼”。结婚前三天,男方家长去女方家发请帖,俗称为下“三天贴”。新娘在出嫁前一天,女方亲属至家中送被面、床单等物为其送行,女方家设席款待,俗称“洗头”。新郎(俗称“女婿”)亲属一般在结婚日送来鞋袜、布料、被面等。朋友乡邻送被面、布料、用具和礼馍。娘家则陪送各种实用“嫁妆”。轿内放生猪肉一吊,轿外悬剑一把,以镇妖邪。轿贴鲜红“喜”字,新郎头戴插花礼帽,身着长袍,肩佩红绸,骑马迎新娘。花轿抬至女家门前,鸣放“三眼枪”(即三响火药枪)。轿口朝向喜神方向。新娘与父母告别后,头顶红盖头,在两名“扶女嫂”(已婚妇女,多为新娘亲朋好友)搀扶上下轿,并随带一名男孩(俗称“压轿”,喻示生男),至男方家门,由一名妇女,头戴红头巾,手持内放谷草的木升,围轿三周,边转边撒,并念道“一撒金,二撒银,三撒媳妇进了门”。新郎向轿内新娘行礼,接下轿内男孩,在鼓乐声和鞭炮声中与新娘拜天地,入洞房。是日,主人盛筵招待双方亲属和朋友。
解放后,婚礼从简。青年男女进入婚育年龄,由介绍人牵线,征得双方家长同意,奉行“谈话”仪式,俗称“见面”。双方同意后,男方即送给女方少量钱物,俗称“见面礼”。之后再通过介绍人商定有关订亲事宜。确定日期后,双方各通知亲属参加,选择三、六、九日,正式订婚(包括扯布、看屋里)。到法定年龄后,先领结婚证,后确定婚期。结婚之日,男方以车代轿,新郎亲自迎接,与新娘、扶女嫂和压轿男孩返回,女方陪嫁后至。男方主要亲属携带面塑老虎、被面、毛毯等物,朋友、乡邻凑钱购买日用品赠送,男方设席请客。当晚“闹洞房”(即“耍媳妇”),多为同龄人,给新娘新郎出节目增添喜庆气氛。新婚夫妇以水果、香烟、糖果招待。婚后第二天,夫妻到女方家中致谢,俗称“回门”,当天返回。第三天,娘家妈去看望女儿。随后几天,新娘带上礼品回娘家省亲,俗称“熬十天”。八十年代以来,有部分城镇青年,利用“五一”、“国庆”等节日,从俭举行集体婚礼或旅游结婚。
1980年以来,一些女青年盛行追求高级衣料、进口家用电器、精制组合家具等,盛行攀比之风。迎新娘,初为自行车,继而大汽车、吉普车、面包车、小轿车。更有甚者,一些人乘为子女办婚事之机,夸耀富有,竟组成车队,吹吹打打,招摇过市,婚筵也十分铺张,花销数千元,乃至万元以上。
赘婿有女无儿户,择婿上门,俗称“招上门女婿”。旧时遭户族阻挠,赘婿受人歧视,不仅自己换姓,而且所生子女也得从女方姓氏。新中国建立后,男到女家与女到男家逐渐得到平等相待,有权当家理事,不再换姓,所生子女姓氏可从男也可从女,亲邻共贺。
二、丧事
老人将逝,儿女子孙守护,嘱后事,俗称“子孙送终”。去世后,全家穿白戴孝。孝子到齐后,先烧纸人纸马,俗称烧“倒头纸”。然后将遗体移于灵堂,给死者脚前点油灯,并置白烛和祭品于灵堂。亲朋邻里前来吊丧,孝子须参与陪吊。再请“风水先生”择地选穴,乡邻帮忙挖墓(亦有事先选好墓地,挖好墓洞的)。晚上孝子“守灵”。第二天晚上“接灵”,请四口、六口或八口多达十口“龟兹”(唢呐吹奏者)彻夜奏乐,是为丧事高潮。第三天上午发丧。瞻仰遗容后封棺。棺木置于“龙杠”(一种特制的有龙头龙尾的抬棺木的械具)上,孝男孝女持柳棍(俗称“孝棍”)边走边哭。乐人开道,友邻设祭于路。拜祭后送亡人于墓地。棺木入穴后,孝子叩头致谢。男将孝布由前扎变为后扎,女将孝布盘于头上。家中设宴招待帮忙的乡邻与来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