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市道教概况介绍
2012-1-5 14:39:07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西汉时期,就有道士、隐士在华山出没定居。唐代,高祖认老子为同家祖宗,于武德八年(625)确立道教为国教。本县属唐京畿之地,又有名山胜境,唐睿宗时玉仙公主、金仙公主等贵族相继在华山出家修行,华山一时成为道教中心。唐玄宗为提高道家地位,加封老子为“玄元皇帝”。在华山大兴庙观,重塑金身。唐以后,历代帝王对华山道教格外崇拜,投以巨资修葺。至今华山峪内尚有多处庙观遗迹。北宋时道士和居士达500余人。清代又数次拓修登山道路,加设铁索,善男信女朝拜华山,诵经焚香者络绎不绝。
民国时期,或因贫、或因病,或因仕途失意,或因看破红尘寻求解脱,来华山者甚多。至解放前夕,华山共有道人100多人,其中道姑9人。
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的教育和帮助下,道人觉悟日益提高,开荒种地,保护华山文物。1956年办起了华山服务社。道人李信志任主任。道人社会地位也得到提高。女道人曹祥真先后被选为全国道教协会理事、华阴县政协副主席和陕西省政协委员。
1966年11月,道人被“红卫兵”全部赶下华山,被集中在玉泉院办“学习班”。其中26名道人被送回原籍或迁往外地,山上庙宇及文物因无人管护而损失殆尽。
1978年以后,道教转入正常活动。1984年成立了华山道教协会,由道士李静甫、道姑曹祥真等人任正副会长,县人民政府又将国家投资修葺一新的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交道教管理。允许道教在山上有神象的庙宇从事宗教活动,开展旅游服务。1985年至1990年,道协经营收入和香火收入130余万元。道士由18人增至53人。其间,向北京神学院(学习班)推荐学习者4期共11人,赴省参加道法练功者20人。
华山道教属全真派,留发出家,不再嫁娶。
华山道教活动极为庄重。日设早坛、中坛和晚坛。“三坛”活动均由各庙道徒在本庙举行。上课、诵经、奏乐,纪念诸神,祈求国泰民安。
农历三月十五日的华山古会是道教最为隆重的朝拜盛会。古会前夕,各地善男信女携供物、钱款、香表、爆竹纷纷而至,亦有众多观光游客。高潮期,日达10万之众。是日各庙游客盈室,香烟缭绕,诵经之声不绝于耳。
“开光”为华山道教最为隆重的法事仪式之一。即新塑神像时仅留两眼不塑,选择吉日,请各地道家名流,召集道徒,当众点睛,有“开眼见光明”之意,谓之“开光”(亦称“开眼”)。1988年,华山道协为玉泉院新塑神像“开光”,并举行了“开光”仪式。
县内除华山为道教聚居地外,道教还有零星分布。孟塬镇蒲峪口的大罗庙,敷水镇台头村的药王庙,桃下镇东峪口的药王洞,竹峪口的华佗庙,五方乡桃峪口的祖师庙等,均有道士住持。香火延续到解放初期,后渐衰落。其中有些庙宇至今尚存;有些在“文革”中被拆除。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