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陕西旅游年票一卡通介绍
《2012陕西旅游年票一卡通》包含98城市408家景区的强大阵容,一卡游遍全国。定价98元/张。 【点这里订购(支持邮寄)】【点这里淘宝购买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概况介绍>>正文

蒲城县宗教概况介绍(4)

2012-1-30 13:08:13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药王庙 在县城西南角慧彻寺东侧(今蒲城中学院内),系祭祀孙思邈的庙堂。旧志载,药王洞(庙)原建东杨乡洞耳村附近,后因兵乱,另建庙于城内,便于民间祭祀。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立有《药王庙碑》。清康熙二年(1663),同治十一年(1872)两次重修,李馥蒸、米光谦先后撰有《重修孙真人祠记》。
    五岳庙 原址在县城北门外(今尧山中学院内)。按旧传以县脉起金粟山,蜿蜒而来,其势雄迥,建庙以镇之。原有金章宗御书匾额。清同治年间(1862~1874)回民起义时庙毁,后部分修复。民国20年(1931)住进一李姓道人,人称“李师”,还为群众看病。23年(1934)在庙址建尧山中学时,李道人迁住北庙;解放后又迁住北街一小观音庙,无徒。
    东岳庙 在县城东门内(今汽拖配件厂院内),建年无考,旧殿栋上有唐、宋时人名。明、清重修时,先后有赵国俊、常澄、原毓宗所撰《重修东岳庙记》、《东岳庙新建神楼记》、《东岳庙创建阎罗英碑记》等。
    观音堂 在县城西街路南。观音座像为砂石雕刻,高1.2米,原在县城西北角五娘庙供奉。清顺治六年(1649)吴三桂军屠城,五娘庙被焚,善事者将观音像移至关帝行宫内。民国22年(1933),西街群众捐资建起观音堂,同时供奉土地神和水母娘娘。这是县城保存下来较完整的一座小庙堂。现有主事人。
    丰神庙 原址在东陈镇傅家庄,相传后稷曾教民稼穑于此,庙前有稼穑台、古柏及明万历十一年(1583)知县彭希武重修碑记,庙东是姜螈庙。毁于民国31年(1942)。解放前,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过庙会,四方百姓云集于此,焚香祭神,热闹非凡。
    尧山灵应夫人祠 即尧山庙,有唐咸通年间(860~873)的碑记,上有“自古灵应一方”之说,每逢大旱,农民多在此祈雨。明天启年间(1621~1627),知县王佐申请入祀典。每年清明节有香火大会。祠于“文化大革命”中拆毁。现除存有自宋至清重修尧山灵应夫人祠碑数通外,还存有唐、宋、金时摩崖题字数处。1993年春发现唐穆宗长庆二年(822)“敕封浮山(尧山)灵应夫人”铁券。
    九天圣母庙 在甜水井乡宣化村,建年不详。据举人景庆云所撰《九天圣母灵佑一方序》中载:“《千宝书》、《白猿经》俱云:圣母即九天玄女,精遁甲兵符,穷极变化。其说似诞,而至谓育婴保赤,永垂鸿慈,则与母道合焉。”
    平路庙 在平路庙街。平路庙乡的上寨、下寨村,原系唐代郭子仪屯兵营寨。据传,安史之乱平定后,当地人为郭子仪立祠,后称其为“平虏庙”,历经千年,“虏”渐演化为“路”。清光绪十七年(1891),改建为关帝庙。民国时期用作粮库。庙殿今在平路庙粮站院内,殿内有大型清代壁画10幅(每幅4~6平方米),还有画栋及山墙画100多幅,有一定艺术欣赏价值。
    白马庙 在平路庙乡下寨村。清康熙《蒲城县志》载:“半坡寨有白马庙,未知何神,后像毁,像中木桩书云‘唐郭子仪屯兵处’。”道光十五年(1835),村人在庙前立碑记载:“尝闻寨沟水泉,昔唐汾阳王屯兵至此,有一白马引入沟中,以蹄跑(刨)之,其水乃出。遂令士卒凿之,其水汤汤不竭。故其名曰‘马跑泉’。”民国27年(1938)前后兴建崇实中学时,庙被拆用,碑藏下寨曹家祠堂。70年代群众建下寨小学,碑移嵌教室背墙,至今保存完好。马跑泉今在801粮库院内,建有泵房、水塔,为粮库生活用水水源。
    魏晋公庙 在县南4公里处庙坡村北,创建时代不详。明万历二十年(1592)重修庙碑记载,唐谏史官魏簪(魏征五世孙)“行县吞蝗,民德公,立庙。遇灾祈,辄显应。”清乾隆时又加修葺。为了祭祀方便,乾隆五十年(1785),知县宝祥在县城明察院故址再建晋公庙。民国时期,拆庙办学。县南晋公庙今为丰原学校,遗迹有东西庙墙和东角门(门额有乾隆三十四年刻字),还有少量乾隆时代的石碑残部和碑座。县城晋公庙民国后改建为女校,解放后改为南街小学。
    两县庙 位于县北与白水县交界处,创建于清顺治初。原为关帝庙,有关羽、关平、周仓塑像。后有两位孤寡老妪,以庙为家,化缘布施,行善积德,在庙侧路畔搭棚向行人施舍茶膳,远近乡里称誉。她们相继过世后,附近村人捐资特制“两贤庙”金字木匾悬于庙们上,以彰其德。从此,关帝庙又称“两贤庙”。今人习惯称其遗址为“两县庙”。
    人宗庙 在今西头乡政府院内。庙内原有一男一女塑像,传说是伏羲、女娲,以后被毁。解放前庙内有圣母铜像三尊,约尺余,铸有“明万历十二年”字样,每年清明及农历七月初一过庙会。今铜像已佚,大殿、庙碑尚存。
第三节 基督教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瑞典牧师胡林德(?~1957)来到中国,先后在山西太原、临汾、运城及陕西大荔等地行医传教十多年,宣统三年(1911)二月进入蒲城,初在古镇巷租赁民房数间作为教堂,后于北大街设谈教所,向城内居民及各界人士传教。不久,又聘请传教人员在兴镇、永丰、党睦等镇搭棚设点,向乡下百姓传教。为了扩大基督教堂,民国元年(1912),购买营门场城守营故址(在今东槐院小学分校)作为教堂。8年(1919)购买西府巷原姓庄基地数亩,建筑西式楼房一座为教堂。20年(1931)又买西府巷郭坚两院大房作礼拜堂。胡林德除在蒲城传教外,还兼任大荔教会牧师,并在蒲城创立蒲城老会,每年冬季在蒲城召开八县(蒲、白、同、朝、渭、潼、二华)教会领导人会议。
    民国年间,胡林德传教活动愈来愈活跃,他每年农历十一月至十二月举行查经活动,设市的课程有:四福音大意,音乐,写信,体操,早、晚礼拜。讲师由牧师胡林德、长老马志良、执事郭勋卿等人担任。他还组织“陕南总会”、“同(大荔)、蒲老会”、“传道士查经班”。各会的传道士每年农历十二月至第二年正月,汇集一起,进行查经。课程有:《启示录讲议》,《使徒行传讲议》,《讲道实习》,《圣经地理》,体操。讲师由胡林德本人及张善述担任。目的是促进传道士掌握按正义分解圣经的智能,或曰分解圣经合式的方法。据民国33年(1944)统计,蒲城、白水、渭南孝义等处,共有支会8处,礼拜地方20余所,信徒男200余人,女400余人。29年(1940),胡林德回瑞典,教务由瑞典另一牧师宋益谦管理。
    宋益谦(1881~1942),清末来华,住大荔20多年,除任各地教堂牧师外,又兼任“瑞华会”副总牧师职务。民国30年(1941)由大荔移居蒲城。31年(1942)病故于西安,蒲城会务又由瑞典另一牧师叶秋孛负责。
    叶秋孛(1899~?),民国26年(1937)来华。同时来的还有瑞典籍的女传道员王淑真和云重道。胡林德的妻子胡蒲慈存,宋益谦的妻子宋孟若兰二人也来蒲城居住过。当时蒲城教会有蒲城的马志良,系教会长老。解放后马志良任牧师职务,1985年病故,又有传道员郑敬文及扁芝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影像
更多
 
最近更新
 
图文阅读
 
陕西景点
 
陕西美食
 
陕西特产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