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何时传入本县无考。十六国时,前秦苻坚笃信佛教,命吕光迎接西域名僧鸠摩罗什(祖籍印度)东来长安传教。前秦灭亡,后秦主姚苌、姚兴父子崇拜佛教,奉鸠摩罗什为国师。鸠摩罗什传教时,相传曾到高陵县城南8里憩息,种“净土树”一棵。明时,县职官中设僧会司1人,管理佛教工作。 历史上,县内佛教活动场所有: 崇皇寺 在今县西南崇皇乡政府所在地。唐初置,宋太宗敕赐名额。相传汉薄姬妊文帝出宫,至此生文帝。俗传唐明皇两幸于此,又名重皇寺。寺内有阁在重丘之上,夏天居之而不暑,又名纳凉阁。建国后,在崇皇供销社内圮废的崇皇寺遗址处,出土重修崇皇寺记和临济宗派碑各一通,碑均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冬月立,从碑文知,日见荒废的崇皇寺楼阁,经明代重修后,又恢复其甍宇齐平的面貌。崇皇寺僧人属临济宗教派,其教禅风痛快峻烈,以“棒喝”著称。碑石还镌刻着宋、明两代地方官员与文人骚客等参佛拜禅或瞻游寺院盛景后咏怀的诗章。县尉赵天祐有诗:“放意学梅仙,深宫见白莲。阁陈先圣像,碑记大周年。孤塔穿云外,双林倚日边。禅关有遗恨,翠柏晚多烟”。邑人吕楠题云:“寺额崇皇产异香,汉文诞此幸明皇。相传柏底蟠龙窟,正在泾阳与渭阳”。崇皇寺在清回民起义时毁于战火。建国后,遗址仅存一土丘。 昭慧院 在今县城东南三里的高陵一中校园内。唐大中年间(公元847~860)创置,以其在咸阳、渭阳、泾阳东北,又曰三阳寺。然有塔则非近代之物。昭慧院经岁既久,垣圮瓦脱,鼠穴佛股,雀巢垒梁,香火萧条。明正德五~六年(1510~1511),主僧满愍率寺旁居民银奈、银孟常、陈景阳等人资物,召工匠予以重修,佛殿僧房,次第改观,周垣百堵,坚高倍昔。完工后,邑人吕楠,三原马理各为之作记。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华县8级大地震波及高陵,境内地裂泉涌,渭河泛溢,城无完室,昭慧院房屋和塔基亦受到破坏。经邑人银孟常等修之,于是,塔固而殿宇咸新。民国时期,昭慧院除塔尚存高陵县中学校园外,院已废迹。建国后,1982年,县人民政府对塔进行大规模维修时,从塔下出土刘欢庆造像石一通,石为北周建德元年(公元572)四月二十日立,证明北周时期这里就有佛事活动。 庄严寺 在县西许村(今湾子乡裴家村附近),又名幡杆寺,有宋庆历年间利公和尚记。 崇兴寺 在县西新家庄(今通远镇新庄附近),金明昌六年(1195)建。 普济寺 在县北门西北,其南有洪福寺,金大定元年(1161)重修。 慧济寺 在县西门西北十五里何村,元大德七年(1303)僧人了达等建,紫弘太师起塔,教谕张希颜撰铭。 习静寺 在县西李赵村,元初置。明邑人吕楠曾咏诗描述习静寺盛况:“此僧住在泾河濆,寺有长松拂白云。月下常招读易客,水边曾著定心文。打魔半夜金山响,礼佛西天莲座分。乡县诸生亦习静,鸟啼花落不相闻。” 白马寺 在县城北门东北四里仁寿屯(今北屯村),明弘治十七年(1504)由里人耆老王温、义官和驭等重修。建国后,1984年在该寺遗址处发现刻有“大诏敕建高陵三原临潼白马寺石佛碑”一通。 大悲寺 在县西南十七里高村(今姬家乡雷家村附近),明弘治五年(1492)重修。 兴国寺 在县城西街偏西,明正统元年(1436)僧人谦守一建,明嘉靖年间(1522~1565),知县邓兴仁以为诸节令习仪之所,又重葺之。清时住有金钵和尚,精熟内典,戒规清肃,与其来往者多属一时名士。 隆昌寺 在县城西十八里毗沙村,创建年代无考。寺内有塔,宋太宗敕赐名额。明清时期,隆昌寺已是林木苍翠,花香四溢,殿宇交映,香火旺盛,风景如画的古寺名刹。不少文人名士,以隆昌夜月为题赋诗作章。清高陵知县丁应松咏道:“苍苍林木护隆昌,塔涌香花见妙庄。夜静疏钟催月起,天高清梵入云长。寻诗客至参莲座,乞食僧归款竹房。抚景直疑尘世隔,琉璃交映白毫光”。该寺清回民起义时毁于战火。 民国十七年(1928),本县有佛教徒272人,其中男116人,女156人。因寺院经历代兵燹匪患洗劫,大多被毁,幸存下来的也因年久失修,渐次坍塌,香火日渐冷落。 建国后,住西安第十一区南窑头居士堂的续亮和尚(俗名刘兴堂),1951年,来五区竹林寺乡传教,散发皈依证,发展教徒。收信徒献金7.6万元(旧币)。次年,续亮和尚二次来本县,带方印一枚,佛教会条章一枚,皈依证135张和200余人的花名册,于农历四月初一,召集泾阳、三原、咸阳、高陵四县教首,在竹林寺乡湾里村(今湾子乡湾李村)聚会念经,给教徒散发皈依证,并将聚会处命名为无佛寺,嗣后又改称金山寺。门联写道:“释牟尼造共产劝众生皈依学好,毛泽东统解放教人民大家归心”,横额是:“教愚化民”。 1952年,县一区城关乡北关(今鹿苑镇北街)有一佛教小组,时有教徒30余人。该小组成立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由夏志善(女,湖南人)负责,受三原县佛教会领导,每逢月初一、十五烧香磕头。夏在合作化时加入北街生产队,“文化大革命”初死亡,佛教活动自行停止。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