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三代,实行“寓兵于农”制度。平时在家农桑,战时从军打仗。秦统一六国后,实行征兵制,主要从农民中征集士兵。汉代规定,不分贵贱,凡男子20岁就要到官府登记,23~56岁服役。三国时出现世袭兵。南北朝时期,魏文帝实行府兵制,将招募军士另立户册,以别民户。唐初以府兵为主。募兵制为宋代的主要兵制。元实行部落兵制。明代初,实行卫所制。据清《高陵县志》载,明时高陵有自然村157个,其中军户村17个,军士子孙均入军户,世袭为兵,并以大部分屯田,小部分驻防,军饷大部由屯田收入支给。高陵县明时就有长安前、后卫的四所、五所等屯田点。寻常百姓则按丁出银,以供军需。明代中叶,屯田流弊甚多,卫所制腐败,后遂改为募兵制。清初,实行“旗兵制”,按行政组织将满、蒙、汉族力量编为八旗,旗民平时生产,战时为兵。入关后,又以汉人为基础成立绿旗兵(又称绿营兵)。满、蒙旗兵逐渐脱离生产劳动,成为独立的军事组织。绿营兵以招募为主,兵员时有增减。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