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始社会的农业 远在六七千年前,临潼这块地方“草木臻臻,鹿豕狉狉”,土壤肥沃,气候温润。先民们定居在渭河、临河及其他河流沿岸,用石器同大自然作长期艰苦的斗争。据“白家遗址”和“姜寨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具可以断定,六千年前,这里的先民已从单纯的渔猎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转入了原始农业的生产活动。先民们用“刀耕火种”的原始方法,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耕作,终于使这里的自然土壤逐渐转变为农业土壤,“草木臻臻”的自然植被逐渐为人工培育的农作物所代替。“姜寨遗址”中出土的粟(谷子)种实物证明,临潼有悠久的农业历史,是我国古老的农业区之一。已经查明的原始社会村落遗址还有白家、零口、塬头等20余处,标志着临潼确系原始农业非常发达的地区。 二、封建社会的农业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用商鞅变法于栎阳,“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使秦国迅速富强起来。据《史记·河渠书》载,秦始皇即位初,工程浩大的郑国渠沿荆原由今三原县境东流入本县,绕断原而北,至太上皇陵东横绝石川河,并纳其水又东出县境入富平。秦得郑渠之利,灌溉田地四万余顷,使关中为沃野。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赵中大夫白公在郑渠上穿渠,引泾水修建白公渠。白公渠流入临潼境内分为北白渠和中白渠。北白渠使今日的谭家、阎良、新兴、康桥和关山以南的大片土地受益;中白渠基本上灌溉 了雨金、栎阳、徐杨、新市、交口、武屯及北屯的所有土地。汉代有首民歌:“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真实地描绘了灌区人民欢庆丰收的景象。汉武帝时还采用大司农郑的建议,修建了关中第一大运河——漕渠。漕渠首起长安城西南之昆阴池,东北收灞、浐诸水,南倚山原,经临潼、渭南、华县、华阴、潼关诸县入黄河,全长300余里。渠成后漕运大为便利,渠水可灌农田一万余顷。 临潼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多为京畿之地,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比较快,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到宋、元、明时,已远离京都,农业有所衰落。 清代,临潼又兴修了戏河、龙河等小型水利工程。据清乾隆《临潼县志》载:乾隆五年(1740),本县有原额折地一等民地955116亩,民赋约4.7万石。志称:“临邑土广民众,为陕省赋役繁多之区。”又载,旧有常平仓两座,乾隆12年知县刘士夫以渭北居民离城遥远,借纳维艰,又在关山镇建仓一座。三仓共储粮食京斗5万石,另有社仓19处,储粮17088石。从这些数字里可以窥见,临潼农业生产的水平就粮食而言,可称之为富庶之地。乾隆年间,临潼有一位农学家叫郑世锋,曾注释过兴平杨双山著的《知本提纲》一书。书中有一章“农则”,在原著论述的基础上详细注释了发展水利、饲养蚕桑、栽培蔬菜、作物管理、整地保墒、播种施肥、收获脱粒等农业生产技术,堪称是对自己和家乡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对促进和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民国时期的农业 民国时期,军阀割据,战争频繁,加之天灾人祸,致使农业生产受到一定的损失。1929年,陕西遭大旱,后又相继发生瘟疫,使临潼“饿殍遍野”;“举村而逃亡者”不计其数。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1932年,泾惠渠工程告竣后,灌溉面积约近4万亩。 1941年1月,丁承懋所写《临潼地方经济调查报告》中记载:民国二十九年(1940)耕地面积118.9万余亩,待垦地只有沿山石滩地1300亩,沿河沙滩地700亩。据此可知,生产力已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在地权分配上,据民国三十一年(1942)柳养泉在《临潼经济调查》中所载:自耕农约65%,半自耕农约20%,佃农仅15%。临潼农村中自耕、半自耕农户占绝大多数。可见民国时期农业生产的水平。 表中统计数字,系根据县政府向上级的呈报和陕西省农业改进所的调查统计。农产品以麦、棉、豆、谷为大宗。临潼棉花种植面积的数字最早见于《新陕西》的记载:民国十九年(1930)只有12万亩,民国二十七年(1938)已扩大到245766亩;民国二十九年(1940)时达到高峰,其种植面积竟达到320754亩。从现存资料判断,这是历史上临潼种植棉花最多的一年。这一时期棉花的单产和总产均有较大幅度的变化:民国二十年(1931)前,棉花年均亩产10~15斤,总产两万担左右;民国二十五年(1936)以后,年均亩产稳定在30斤左右,总产稳定在6万担以上。 1942年,农产品总值为9075.905万元,其中棉花约133.212万元,小麦约6597.48万元,谷子约114.6305万元。其他作物约2230.5825万元。 临潼在民国时期仍属旱地农业区。泾惠渠受益面积,加上行者、北田、何寨、 任留等乡、镇的井灌面积,不过4万多亩,只占耕地面积的3%。农业生产的耕作技术基本上没有改进,农具仍是前代流传下来的老样式,粮食作物的种类绝大部分为农家自种自衍的老品种,耕作方法一直沿用过去的老传统,即麦、豆三年四熟轮作制,苜蓿或油菜一年一熟轮作制。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