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地质基底构造,是渭河中断陷的一部分,由于秦岭东西构造带和新华夏系(NNE)构造体系在县境内的主导作用,加之内外营力的长期共同作用,使秦岭、骊山和渭河地堑进一步分化、造山运动和断层不断发育。 一、造山运动 在白垩时期,骊山与秦岭曾一脉相连,由前震旦纪变质岩系和中生代花岗岩所组成,又由于长期遭受强烈的剥蚀和夷平作用,使盆地内堆积了深厚的碎屑物。到燕山运动末期,本区因受强烈的断块升降影响,秦岭北侧断层与骊山北侧断层发生了承袭性运动,同时又产生了骊山东南和东北侧以及西北侧两组新的断层,使渭河地堑大幅度下陷,骊山凸起而形成地垒,从而骊山、秦岭开始分离,两山之间形成凹陷地带,且分化日益明显。 二、断层 新生代时期 由于潼关至朝邑断块的隆升,渭河地堑形成了封闭性的山间盆地,加之当时气候湿热,山洪频繁,南北两山的洪流携带大量物质,堆积于盆地中,形成厚达7000余米的新生代碎屑堆,促使骊山继续拗斜隆升,西北端翘起,东南面倾伏,剥蚀冲刷作用也相应加剧,故第三系断层在骊山周围向东、南、西方向呈扇状分布。 第四纪时期 由于秦岭山脉强烈上升,形成高山峻岭;骊山也相应继续隆起,使横岭遭受掀斜而倾伏;南北山区的水流汇集于盆地形成三门湖。到早更新世晚期,本区西至哑柏(周至县境内)的断层,与宝鸡深陷区断层相连,东至潼关—朝邑隆升的断层,与黄河盆地相邻,南边的断层直至秦岭,北面的断层延伸到北山山麓,造成三门湖面扩大,致使骊山大部被湖水淹没,只有翘起的西北端突出湖面,成为三门湖中的一个孤岛,使骊山周围地层含薄层湖相沉积,骊山丘陵区也堆积了同期异相的黄土(相当午城黄土),其底部为砂卵石层。这时黄土台塬由于被山谷中冲出的洪水所占据形成大面积洪积相地层。在中更新世早期,由于东部太华山脉再次继承性掀升,赤水河、湭河由东向西迁移、切割、堆积形成二级洪积扇裙。当时,一级洪积扇裙已脱离洪积水域,开始有黄土堆积(相当离石黄土下部),形成一级黄土台塬;同时,由于三门湖内继续产生湖相沉积,到中更新世中期,使三门湖湖水东移;此时,赤水河、湭河已完成了由面流到线流的发育过程,有了固定河道,这样二级洪积扇裙也脱离洪积水域,接受黄土堆积(相当离石黄土上部),形成二级黄土台塬。到了中更新世晚期,由于太华山脉的继续上升活动,零河、戏河中下游地区相对降低,但未摆脱暂时性洪流的控制,由于地面洪流继续向西迁移、切割和堆积,形成了三级洪积扇裙,上部有离石黄土堆积。到上更新世早期,三门湖水向东退缩,侵蚀基准向东移到赤水河、湭河三级阶地的台面上,这样零河、戏河也有了固定河道,一、二、三级黄土台塬基本形成,渭河河段也发展到西安以东地区,并堆积了三级阶地,阶地下部普遍沉积萨拉乌苏河湖相沉积,上部接受马兰黄土覆盖,到上更新世晚期,三门湖东部缺口全部打开,半封闭性的三门湖逐渐消失,渭河东流汇入黄河,侵蚀基准面移至黄河水面,渭河在赤水河以东开始切割、堆积一级阶地,赤水河以西开始发育二级阶地。在全新世时期,渭河及其支流全部形成,一些早期河流日益向中年期发展,河道两岸形成连续的一级阶地和高低河漫滩,山前沟口普遍发育洪积堆。总之,由于第四纪以来的喜马拉雅山运动在本区以强烈的间歇性断块上升为特征,使秦岭北部主脊相对上升,净增高度在2500米左右,使渭河盆地新生代沉积物累计最大深度已达7290米左右。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