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概况介绍>>正文
|
|
|
2011-9-28 19:49:28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
|
区地社火源远流长,遍及乡里。解放前,多以自然村为主点,每年岁首、元宵节、“二月二”及庙会,游村串乡演出,以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节目主要有芯子、马社火、旱船、高跷、压压板、跑竹马,还有舞狮、龙灯等。 社火种类 芯子 又称高芯。造型艺术,一般在方桌上竖一根约6—8尺高的铁杆芯子,将少年儿童扮成戏剧角色,分层次固定于芯子。一台芯子即一出戏造型,内容多以反映历史古典故事人物和神话戏剧为主,抬着漫游(今多为汽车代替),以惊险展现于群众之中。1958年2月,谭家村乡(现高家村乡)太寅村芯子《白蛇传》,曾参加全省社火芯子会演获奖。 马社火 人化装骑马,伴以锣鼓游行。 旱船 是城乡广为流行的社火表演,一般为3人,小旦坐船,船翁撑船,摇旦帮船,表演时锣鼓伴奏,模拟河上行船的稳、飘等特点。解放后,逐步推陈出新,装扮表演。 踩高跷 又叫柳木腿。是城乡社火的一种造型艺技。跷高3—6尺不等,表演时将木棍捆绑腿上,按剧目扮演人物,多少不限,踩时多走圆场,表演扑蝶特技甚为精采。 压压板 又叫压板压。在狭长而厚的木板中装轴,再装于支柱上固定,两端坐表演者,一起一落,锣鼓伴奏。50年代,区地南关村民不时表演,近几年已不多见。 舞狮 俗称耍狮子。一般一人掌狮头,一人掌狮尾,由举绣球的领狮人引导。耍时模拟与狮子搏斗,威武雄壮,除场地玩各种动作外,还在高达十条长凳上表演,地面锣鼓紧奏,鞭炮助威。市二运司职工曾多次在大街表演。 社火游演 春节耍社火,历史悠久。解放前,逢元宵节或“二月二”,开展比赛,以庆丰收,预祝来年兴旺。高家村、太寅、冯家原、姜城堡等村都有这一传统习惯。内容多以古典故事、神话戏剧和传奇人物为主。一般以“马社火”做前导,“高芯子”殿后。有装扮嫦娥奔月者,凌空飞舞,有扮演白素贞者,蜿蜒游动于高空,栩栩如生。还有踩高跷、跑旱船等。 解放后,在党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社火表演得到巩固和发展。“文革”期间破“四旧”,活动几乎陷于停顿。1976年后开始复苏。1978年春节,一些工厂职工演出踩高跷、跑旱船、舞狮子、玩龙灯,沿街数万群众围观,出现多年未见的热闹场面。1979年春节,城乡人民为欢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郊区村民和市区职工在城乡游演社火5天之久。1983年春节,随着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民欢庆五谷丰收,在城乡演出社火120多台。1984年,城乡经济发展,群众文娱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是年春节,工厂企业出动文艺彩车62辆,农村社火32台,以“千面红旗、百面锣鼓”为前导,在市区游演2天。1986—1990年,每年春节都有不同形式的社火游演活动,有在厂区或街头表演,有在本地乡村游串活动。如1988年,马营镇、高家村乡组织社火、曲艺演出;宝鸡桥梁工厂、长岭机器厂等在厂区和清姜街道表演旱船、龙灯、大头娃等,并有乐队伴奏助兴,观众甚多。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