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概况介绍>>正文
|
|
|
2011-9-28 19:48:09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
|
区地戏剧发展历史悠久,及至清末民初,报神赛社,遍及乡里。声腔以西府秦腔为主。解放后,在“新汉社”(中路秦腔)影响下,西府秦腔已逐渐为中路秦腔所代替。群众自办的业余剧团和民间自乐班,还有皮影、木偶戏班的唱腔也逐渐成为中路秦腔。本区除传统秦腔、西府曲子外,抗日战争时期,适应大批沦陷区人民居住此地的需要,豫剧、京剧、话剧相继兴起,特别是豫剧影响较大。至今本区仍有豫剧、话剧团存在。 1985年后,电影、电视、录像,特别是电视机在城乡逐渐普及,对戏剧冲击很大,戏剧演出大为减少,剧团排演场多改为电影、录像放映厅。 秦腔 为本地主要剧种,分东路、中路、西路腔调,又分碗碗、眉户。它以唱腔高亢、铿锵有力为特点。郊区村民不论下地干活或赶会上路都会唱上几句。解放前,多为民间班、社。据载,民团团长温世英于民国22年(1933),在区地杨家场创办秦腔“鸣盛社”,俗称“温家戏”,又因名旦李甲宝领班,亦称“甲宝戏”。是当时宝鸡名班,1948年解体。赵安学曾是该社丑角主演,所演《秦桧顶灯》、《王小二过年》等,在宝鸡颇有影响。解放后,回石坝河乡务农,还不时参加业余演出。区内无秦腔专业剧团。1971—1990年,先后有37个外地剧团来区内上演,还有工厂和郊区秦腔业余剧团不时演出。 豫剧 民国37年(1948),豫剧著名演员常香玉在豫籍居民聚居的河滩镇捐助修建“河滩梆子戏园。”解放后,改称渭滨剧院。 1958年7月,常香玉率河南豫剧一团在区内工人文化宫演出《花木兰》、《拷红》等,上演10天,场场座满。此后,还有一些河南豫剧团来区境演出。1990年5月,常香玉又率豫剧团来宝,初在烟厂演出,后又在区内宝鸡发电厂俱乐部献演3天。 1957年,宝鸡市豫剧团成立,始由市曲艺实验剧团、潼关复兴豫剧团合并,团址初在建国路剧院,后迁新老汉中路交汇处至今。建团以来,演出古装戏、现代剧170多个,有演职人员76名。 京剧 抗日战争前后,京剧在宝鸡一度颇为活跃。宝鸡大舞台的京剧班上演达10年之久。解放后,还组建市新声京剧团、市京剧团。一些京剧名家也来宝演出,京剧四大名旦中的荀慧生、尚小云,京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周信芳,1957年前后均来宝演出。至今市工人文化宫业余京剧组织仍时有活动。 话剧 话剧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兴起的。当时一些爱国师生组织“抗日救亡宣传队”,演出抗日话剧、街头剧、活报剧。如《放下你的鞭子》、《捉汉奸》等。此后,“工合”业余剧团、青年剧社等演出《雷雨》、《日出》、《赵一曼》、《风雪夜归人》等剧目。太寅村日军战俘收容所数名日俘还化装登台演出话剧,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罪行。 1957年8月,宝鸡市话剧团成立。初址经二路中段(现市人大院内),1972年,迁新建路中段至今。建团以来,演出大型话剧100余台,其中,《清宫外史》、《西安事变》在宝鸡、西安等地久演不衰。建团初期,演职人员32名,今有94名。 业余剧团(队) 解放初期,业余剧团、文艺宣传队兴起。配合党的各项中心工作,演出《白毛女》、《兄妹开荒》、《梁秋燕》、《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等现代剧。在街头闹市区还演出现代活报剧、快板剧等。50年代后和60年代初期,街道、工厂和驻区单位的业余演出队每逢节假日排演文艺节目,在本单位或街头演出,每年“八一”建军节到驻军单位慰问演出。[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