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
|
|
2011-9-27 21:02:25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
|
婚俗 旧俗,男女定婚,求“门当户对”,唯父母之命是从,赖媒妁月老撮合。 婚礼程序,贫富有别,繁简不一。男方奉首饰、衣物聘金不等,约媒同送女方。女家置酒纳彩。订亲双方经媒人说合,阴阳先生看“八字”合婚,即可举行拜媒、行聘仪式,后可商定婚期,择选吉日,举行婚礼。婚礼前一日,男方择一儿女双全、精明体面、人缘好的族妇或戚妇往女家送上头仪物,谓之“觌面”;女家设宴款待亲友称之“上马延席”。吉日,本地风俗丈夫不往女方迎亲,只遣一弟或侄子前往,用花轿迎娶。女方送亲,男家置酒,亲友送助仪者陪宴。随拜天地、拜二老、夫妻对拜,同入洞房,大礼告成。三日后,夫妻双方返女家致礼,称之回门。 新中国建立后,新婚俗逐步形成。订婚须经男女个人同意,男方向女方赠送适当数量的衣料现金作聘礼,沿“养女解困”之陋俗。索要彩礼之风屡禁不止。1985年,随生活逐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发展,此风日渐消退。70年代,郊区农村迎娶多用马车或拖拉机,进入80年代后,用小轿车、吉普车、面包车者渐多。甚或有女方因无车而不登程的事例。婚礼必须有新郎、新娘、主婚、证婚人参加,宣读结婚证书是不可缺少的仪程。女方“上马延席”,男方设宴款待亲友,仍沿旧俗。但有越来越铺张排场之趋势。儿女婚事的花费已成为家长的沉重负担。1985年始,提倡集体婚礼,场面隆重,热烈节俭,但不普遍。城区居民婚俗礼仪与本地大同小异,但重置办婚后生活大件耐用品,如冰箱、彩电、收录音响、家具等。夫妻双方举行旅游结婚者日多。 无论城乡,男女再婚再嫁渐已不受非议。失偶老人再婚问题也得到社会重视。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