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戏曲盛行于关中地区。清代,特别是明末清初,境内戏剧演出活动频繁。演出剧种主要为西府秦腔。1935年,新汉社由汉中迁来宝鸡,中路秦腔传入,并逐渐取代了西路秦腔。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东北、华北及中原民众西迁,京剧、话剧、豫剧、评剧、蒲剧等剧种相继传入。区内戏剧演出活动十分活跃。1964年7月始,古装传统剧目停演。1966年至1976年10年间,除了几个“革命现代样板戏”移植剧目外,无戏可演。1977年7月,陆续恢复上演古装戏。进入80年代后,文化生活形式五彩纷呈,戏剧改革尚在探索,观众锐减,戏剧演出活动处于一种不景气的状况。
金台区内秦腔演出的主要团社有:
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卧龙寺艺人范世贵和八鱼樊家崖艺人郭科娃合伙创办的西路秦腔班社,时人称之“花
家戏”。1939年,因领班吸鸦片,经营不善,衣箱破旧、艺人流散而解体。
民国十八年(1929年),宝鸡地方民团团长温世英,组班呜盛社。由于名旦李甲宝为领班长,故亦称“甲宝戏”。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解体。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宝鸡县保安团上校团长秦伯赢等,组班“三民社”,演出西路秦腔,在宝鸡舞台上盛极一时。1949年,“三民社”随保安团投诚起义而告终结。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汉中“易俗分社”、“新生社”迁来宝鸡,改名“新汉社”,活跃于区内戏剧舞台,名噪一时,影响很大。
1950年,刘遇道、任哲中组织零散艺人及原“晓钟社”部分演员在西安成立“艺声社”。1952年,被乾县人民政府接收改名为“乾县人民剧团”。1953年6月,又被宝鸡专员公署接收为专署直属剧团,遂更名为“宝鸡人民剧团”,以三马路原“新新戏院”为排演场。1963年5月,“宝鸡市秦腔剧团”并入。后多次更名,延至今日。
1952年宝鸡专区接管“宝鸡县新声剧团”更名“宝鸡专区新声剧团”,以原“河声剧院”为排演场。1961年8月,交还宝鸡县,迁往虢镇。
在区内演出其它剧种的主要团社有:
1938年,豫剧名演员陈素珍、常香玉、宋淑云等率团,先后在宝鸡大光明戏院、新新戏院演出。1942年春,河南同乡会发起募捐,在汉中路北端修建“河声剧院”,常香玉、崔兰田、曹子道、马双枝、马兰香、牛得草等曾在此演出。以常香玉演出时间较长,观众称“河声剧院”为“香玉剧院”。1949年“宋登科班”、西安“狮吼剧团”、“民众剧社”等;1949年以后“仙乐豫剧社”、“新民豫剧社”;1957年5月成立的“宝鸡豫剧团”等,亦在区内长驻或流动演出豫剧。
1937年,晁盛秀京剧班在宝鸡流动演出,同年下半年京剧女生角刘凯琴在宝鸡南园舞台演出。1939年,国民党军78师在宝鸡办了一个“胜利京剧团”,演出三年。1939年至1948年,刘金亭的京剧班一直在宝鸡大舞台演出。1940年,何大中修建的大华戏院也演出京剧。1949年3月,国民党宝鸡城防司令部第二旅成立“先锋京剧社”,后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42师接管,其为“陕西京剧院”的前身。1952年5月,杨文思等组成“大众京剧团”,后与崔盛斌京剧团合并,1954年离宝。1953年,荀慧生率团来区内演出。1957年,尚小云率团来区内演出。1958年,周信芳率上海京剧团来区内演出。1971年,“文化大革命”中,宝鸡市成立京剧团,1973年解散。
1939年,孙德玉、孙玉芳夫妇带领的评剧班,在宝鸡东门口升明戏园演出约两年。1952年前后,区内曾有一个“新声评剧团”活动,不久即离去。
1941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组织的教育部演剧第三分团,在区内演出话剧《秋海棠》、《野玫瑰》等。1938年至1946年,在区内演出话剧的团体有,宝鸡荣军业余剧团(1938年),青年话剧社(1940年),军官话剧社、宝鸡业余剧人社(1941年),宝鸡工合业余剧团(1944年),太白业余剧社、凯声剧社(1945年),陇海业余剧社(1946年),这些团社大多为业余性质。1957年,宝鸡市接收了江苏省新苏话剧团,经整编,于同年8月1日成立了宝鸡市话剧团,逐步扩大,延续至今,活跃在宝鸡话剧舞台上。
其它诸如川剧、木偶、杂技、曲艺、歌舞等文艺形式的省内外演出团体在区内的流动演出亦十分频繁。1980年后,一些影视名星,著名歌唱家,如刘晓庆、成方圆等也搭班来市内演出。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