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时期,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各地方官和民间都注重国立学校和保学的创办。幼儿教育、中等教育、师范教育、女子学校先后产生,民众教育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民国6年(1917),第一所女子初级小学在宝鸡县城内马王庙(今宝鸡市西府宾馆北侧)开办。民国16年(1927),宝鸡县民众教育委员会成立,在县境内办民校7所,招生146人。同年,李家崖村李振育与其子李占魁在自己家中创办私学,学文之外,且骑马射箭、习武练艺。民国25年(1936),宝鸡县通俗讲演所在县城东街成立,通过集会讲演,宣传政策,教育民众。民国26年(1937),在区内城隍庙(今宝鸡市金台区西街小学东侧),设立宝鸡县女子高级小学。同年,宝鸡县民众教育馆成立,址城内中街,教育馆通过办壁报报导新闻、借阅图书等方式,开展社会文化教育活动。抗日战争爆发,河南大学由河南开封迁入,先后驻卧龙寺,底店、姬家店等地;随后,黄河水利专科学校由河南迁入,驻硖石赵家坡(于抗战胜利后各自迁回)。民国28年(1939),陕西省民众教育馆在宝鸡县县城成立。民国29年(1940),宝鸡县立中学(即今宝鸡中学)创办。
同年,各乡镇设中心小学各1所,各保设保学1所。民国30年(1941),第一所幼稚园成立,附设在宝鸡县城镇中心学校(今西街小学)院内,同年,第一女子初等小学、工合小学也分别附设幼稚园。民国31年(1942),县立中学附设简易师范班。民国33年(1944),宝鸡县商会为中心创办商业补习学校,设兼职教员19人,招收各商号不足高小文化程度的学员两期,共82人。民国35年(1946),“宝鸡县私立荣军育幼教养院”在长寿山下原战时保育院成立。民国37年(1948),宝鸡县立师范成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区境内有公立中学1所,公立小学12所,公立幼稚同1所;私立中学2所,私立小学9所,私立幼稚园2所。
1949年底,宝鸡市人民政府先后接管了旧有各类学校,改组了私立学校董事会。原有教职工,除个别反革命分子被清除外,其余人员一律照常供职。取消了国民党政府原规定开设的“军训”“童训”等课程。实行向工农开门办学政策,调动各方积极性,多种形式办学。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包括原私立学校),企办学校,半耕半读学校及扫盲夜校等相继兴起。
1958年,“工农业生产大跃进”运动开始,群众办学情绪高涨,小学数量骤增。“教育革命”运动兴起,“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制定,学生走“又红又专”道路。校园内外“大炼钢铁”、“种试验田”活动轰轰烈烈。宝鸡中学、长寿中学、龙泉中学、西街小学等校,校院里,土炼钢炉成群,炼焦炭窑,烧耐火砖窑成排,形形色色的工厂、作坊越办越多,空闲地和操场都被开垦成“试验田(也有叫“卫星田”的)”。原设文化课受到严重影响,“乡土教材”边编边用。这种状况持续到1960年方止。1961年,教育实行调整,教育规模压缩,学校数量精减,教学秩序逐渐恢复正常,文化课教学全面被重视,校际的质量竞争初步形成。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中等以上学校“停课闹革命”。小学文化课教材停用。代之以自编的“革命化教材”。各类农业中学、职业学校、民办中学先后停办。1968年,“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工宣队’)”和“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贫宣队’)”相继进驻学校。开始有名无实的“复课闹革命”。文史科目学习毛主席著作、语录、念报纸,漫谈时政,数理科目讲柴油机、水泵之类的“实践”知识。学校的主体活动为“开门办学”,厂校挂钩,队校挂钩,办工厂,办农场,学工、学农、学军。
1969年,学校主要文化课教学逐渐恢复。小学、中学先后开始使用陕西省编(试用)教材,各校有了一定的教课要求,不同形式和程度的教学研究也初步展开。学校废止文化课考试制度,有些考试也是形同虚设的所谓开卷考试。实行学校,群众、学生评议推荐的升学制度。中、小学校数量都有较大增加,小学附设初中班、高中班的“七年制”、“九年制”学校出现。这一时期,校内外的学工学农活动一直在进行,走“五·七”道路,反击右倾翻案风、学习朝阳农学院等各种政治运动接连不断地摇撼着校园,教学秩序一直没有稳定。
1976年底到1981年,是金台区教育的整顿恢复时期,教育受到了全社会的应有重视,教学秩序逐步恢复正常,各种基本制度开始建立健全。教师队伍从组织上,思想上,业务上得到整顿。从政治上澄清了历史积案,给教师落实了政策,初步提高了教师的经济待遇,金台区文教局对全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初步设想规划,着手对教育结构进行调整。
1982年2月,金台区教育工作会议召开,随即成立“宝鸡市金台区教育结构改革领导小组”,教育事业进入了全面改革发展时期。至1989年,区内教育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教学基本设备开始向现代化发展;师资队伍人员富足,业务素质大幅度提高;教育理论研究普及,教学研究和改革向纵深发展;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科学技术普及教育及勤工俭学活动发展迅速,效果显著;尊师重教、社会支持办学的风气已初步形成。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