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历史文化>>正文
|
|
|
2011-9-25 21:05:16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
|
团练 唐代选点家道殷实体格强壮的男丁,免除赋役,定期训练,此为团练之始。民国初年,由各村士绅富户出面组织硬团、红枪会,保卫村寨,防备军阀和土匪袭扰。军阀和政府为扩张军事力量,拨给硬团、红枪会少许费用,组成团练、乡团,成为县政府或驻县军阀的工具。 清和民国时期的地方武装清时周至的地方武装设有营汛,由千总、把总给所辖的绿兵营,划分有防汛地段。清顺治年间,周至南山一带盗贼盘踞,连结凤翔、眉县、泾阳、兴平等县之匪,严重扰乱社会治安。后河南副将程福亮率部平息。但余匪窜至深山老林,后患不息。县令张成功报请驻兵常守。但兵民杂处,恐生嫌隙,故于顺治十年(1653)在县东门外建营堡常驻部队。从此,县设游击1员,康熙十四年(1675)改为守备,雍正十年(1732)又改为都司,乾隆四十二年(1777)复改为守备,原编马兵20名,后编为8名;守兵171名,后编为112名。都司营署在县城西街路北,把总营署在县城西街路南。 全县设巡察塘房5处:终南镇、青化镇、西骆峪、马召、黄巢峪,每塘房驻兵3~11名;还设有传送公文的塘房5处;界尚塘、六曲塘、祖庵塘、哑柏塘、白寨塘,各驻兵3~4名。 民国初年,基本沿用清制。因县政府兵力薄弱,土匪横行,地方治安极为混乱。民国7年(1918)县保卫团成立,全县分为5区,区设分团,县设总团,维护地方治安。民国18年(1929)保卫团改设政警队,属警察局领导,约50余人。民国20年(1931)又设常备队。民国23年(1934)常备队改保安大队,又缩编为保安中队。民国32年(1943)县国民兵团成立,下设1个自卫队,1个后备队和民众自卫总队。自卫队负责维护地方治安;后备队负责管训征集壮丁;民众自卫总队负责守卫南山诸口。下设4个大队,大队下设3个中队。全县18~40岁的男丁,按区划编为13个分队,1个镇队,129个保队,2892个甲班。自卫队按年龄编为603个分队,1297个小队。训练时编为普训中队,每年训练两月。民国35年(1946)撤销。民国37年(1948)建立县自卫团。团下属2个大队,大队下属3个中队。1949年5月周至解放时自卫团起义。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