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概况介绍>>正文
|
|
|
2011-9-25 20:58:42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
|
汉代周至设官办的驿站馆舍。唐代,县内有东西驿道,白居易、元稹在骆口驿有题诗,县内有东西驿道和秦蜀驿道。宋至清代设铺,沿途每隔15~20里(古里)设馆站。接待官、商和公务人员。 从本县汉墓群出土的陶器和铜铁器中可以推知,汉代自产自销的陶器、铁木器铺面,在终南等地有分布。明清时县内有药店、饭馆、京货铺、车马店、货栈等店铺100余家,有染坊、纸坊、烘炉、织房、油坊、陶器和铁木器具制作等作坊300余家。比较著名的有广育堂、六合成等药店,终南正兴希粮行、殿镇木商等。著名商品有红花、痧药、惊风丸、追风散、欢乐膏药、藕粉、薏米、编织品、纺织品等。 明代知县郑达〔正统八年(1443)任〕,教农民建窑场,烧砖制瓦出售,以便利建房。知县王节〔天顺六年(1462)任〕推广种植红花,行销省内外,号称周花。清代知县邹儒〔乾隆十一年(1746)补任〕兴桑养蚕,在县署西建织室,出售丝织品。清代全县工商行业有10余个。 民国时全县有私营商业20余个行业。 粮行 清代有10余家。民国时有20余家,其中县城7家,哑柏10家,终南4家。年均收粮200余万公斤。县城和终南每斗约35市斤(每市斤16两)。哑柏45斤(同上)。购销双方看货议价后,粮行经纪执斗量粮,购进实装斗盈,销出虚装斗歉。斗差约2公斤。经纪居中收取牙费。粮行包粮盘剥最重。夏秋征粮,官军巨商购买大宗粮食,由有钱有势的粮铺独揽购销,称为包粮。如某村粮食难以如期缴纳,官军又催逼的很紧,官军便指定粮铺代缴款项或粮食,然后由粮铺到该村催缴。10天半月为期,1天计2天利息,到期不还,本利驴打滚。 饮食业 俗称食家行,民国时有20余家,以传统小吃为特色,有油茶、元霄、甑糕、凉皮、面皮、棕子、麻花、蒸馍、干馍、油饼、扯面、粉蒸肉、包子、饺子等主食,有豆腐脑、杂烩、荞粉、糊辣汤等副食。自明清到民国,各镇均有经营。民国初年,河南人杜老三在县城开设兴盛楼饭馆,规模较大,承办酒席、招待政府官僚及地方绅士,独创著名小吃糊辣汤。次为杜老四经营的恒春楼饭馆,民国15年(1926)开业,亦承办酒席。2家均在1949年歇业。还有白家、宋家经营的牛羊肉馆。各具特色。堂倌沏茶报菜,食毕报账,唱收唱付,一口清,字正腔圆。 烟土行 清同治初年,县内始种罂粟。民国初期有烟土店50余家。以县城永昌土行、恭信合土店较为有名。经营者郝维新、陈恒山曾任县商务会长。县城的20余家烟土店馆,集中在西正街一带。烟土店经营生烟和熟烟。新割生烟又称露水土,每两值银元1元。生烟存半年以上称陈土,售价略高。生烟每两可熬熟烟七八钱,熬制烟棒二三钱,值银2元左右。每年4、5月烟农割烟旺季,南阳和泾阳、三原等地的商贩,运来绸缎等货物批零兼营,在烟土店购烟。烟土店雇佣二三人下乡收烟,将所购新割生烟交主顾看货过秤,打包发运。烟馆备有卧具、烟具和点心,自制熟烟、烟棒,供烟民吸食,收取高额利润。民国23年(1934)宣布禁种罂粟,县设官膏局,实行烟土垄断专卖。民国26年(1937)全县禁绝种植罂粟、吸食烟土。但是,私营烟土和官僚吸食仍然半公开进行。 花行 也叫棉行。全县禁烟后,烟土行大多改营棉花。于10月收购新棉,经过轧弹,每捆5公斤。清末民初销往渭北、甘肃、宁夏等地,后销往西安纱厂,抗日战争中部分销往四川。 国布行 明清县内棉花种植渐兴。民国禁种罂粟后,改种棉花,棉农用轧车代替手工择棉籽,用弓弦及弹花柜弹花。家家妇女“纺棉织麻”。每到冬春,户户纺车嗡嗡,织机叮当,白布花布,光亮堂皇。白布经染房染色,深浅相宜。农家将白布、花布或色布卖给国布店,由国布店高价销出,从中渔利。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