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概况介绍>>正文
|
|
|
2011-9-25 20:55:42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
|
机构 宋至清代,城乡建设由县署工房管理。民国元年(1912)属总务科管理。民国12年(1923)县署成立劝业所,管理交通建设等事项。民国17年(1928)撤销劝业所,设建设局,城镇建设隶属建设局。民国23年(1934)城建划归民政科管理,设建设助理员。民国30年(1941)取销建设助理员,建设科成立。
1949年城建属建设科管理。1956年划归计委管理。1977年城建局成立。1981年改称周至县基建局。同年10月又改称周至县基本建设委员会。1984年更名为周至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89年全局有职工260余人,施工机械有12吨压路机1台,1吨翻斗车2辆,4吨翻斗车1辆,其他小型机械基本齐全。
道路 民国期间,县城老街道、三门什字街一般宽3~5米,路面系粘土结构。50年代对县城道路修建拓宽和改造。1957年动员干部职工和街道居民义务劳动,将城区2条大街的黄土路面改为碎石路面。1958年西宝公路通车,县政府对县城格局重新调整,沿西宝路形成县城第2条东西大街(中心街),始为8米宽的砾石路面。后改建为黑色路面。1971年将旧街道向东延伸与西宝公路相接,向西与周普公路相连,并铺设沥青路面,长2060米,宽7米;将两边各1米的人行道用砖铺设,路面拱度为1.5%。1981年因交通拥挤日趋严重,道路日显狭窄,将中心街道拓宽为30米,其中黑色路面15米,人行道各7.5米,用混凝土制格砖铺设。
1980~1989年市政工程公司对南大街路、新西路、中蚕路、城河街的部分路面,进行延伸和拓宽修整,并改造黄土路面为砾石路面或黑色路面。
1983年县道路办公室和市政工程处成立,城区的道路建设迅速发展。到1989年国家投资和群众义务劳动,修筑和拓宽街道,修整延伸小巷便道33条,总长逾万米。
排水 明清和民国时期,县城雨水和污水,主要靠路旁的小渠和沿地势自流排入环城河。
1949~1958年逐步建立排水设施,将原道旁两侧小渠改为U型石砌明渠。1966年修筑老街道雨污合流的排水系统,长1500米,结构规格为砖拱明沟盖板,0.5×0.7~0.5×0.75米,按地势高低设滴水孔。1971年改建为混凝土盖板暗渠,修筑中心街中段雨污合流排水系统,分南北两边道沿修建,南边(西至变压器厂,东至教育局)全长1200米,结构规格为1×1米石砌底墙拱砖。北边沿道沿下排,每30米设1滴井,由滴井注入地下管道,排入城河商业街涵洞,全长210米(由煤建公司至工人俱乐部)。1978年县公路段修建西关至八云塔什字接变压器厂雨污合流排水系统,长416米。1984年县城建局修建三门什字老街至振兴桥段;振兴桥至中心街段;南大街县政府门前幸福桥等排水系统。1985年城建局修建商业街雨污合流系统,此街地势低凹,是原城区排水要道之一,长800余米,每30米设1滴井,滴井下通地下涵洞。为预防泻洪需要,在街道东设65×60厘米两孔滴井备用,地下涵洞为石砌墙底砖拱涵洞。城区修建大型主干排水管道4条,次干排水管道8条,总长1万余米。
桥涵 振兴桥:是南环城河上沟通三门什字街南北道路的石拱桥。1982年由县交通局工程队修建。桥宽16米,桥洞横跨3米,投资3万元。
幸福桥:是县城老街南门桥经过两次改建而成的石拱桥。1958年县交通局改建,桥面宽10米,桥洞跨度3米。1979年县城拓宽改修道路时,由城建局设计施工,将原桥东加宽6米,设置栏杆,桥面宽16米,桥洞跨度3米。
1979~1985年城建局和市政工程处修筑东门桥,北门外涵洞,王婆寺涵洞。其中东门外桥宽16米,跨度3米,设栏杆。北门外涵洞全长40米,宽、高各1米,为石砌盖板涵洞。王婆寺涵洞长26米,宽、高各1米。
绿化 1978年后,对南大街人民路,三门什字等8条主要街道的树木更新改造,栽植中槐359棵,法桐910棵,垂柳199棵,水杉102棵,杨树293棵。专人管理,逐步正规。
路灯 民国时期,县署曾在老街各十字路口设油灯照明。1960年国家电网输入周至后,街道始设电灯照明。到1989年,在城区街道安装照明路灯200余盏。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