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间艺术>>正文
|
|
|
2011-9-2 0:04:44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
|
长安道情源于唐代《九真》《承天》等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通过唱词诵经,敷演道中情理而得名,因使用的伴奏乐器有涣鼓、简板,故又名“涣鼓”。长期以坐班清唱形式在长安农村传唱。其不用搭台,毋须扮装,敲起锣鼓、简板、三才板,梅笛领奏,佐以三弦、板胡等,敲拉演唱,自娱自乐。亦分生、旦、净、丑诸行当。唱腔或婉转、悠扬,舒如行云流水,或高昂激越,跌宕起伏,韵味悠长,倍受群众喜爱。 民国时期,南乡高山庙道情社影响较大,曾涉足蓝田县西南一带村镇,演出剧目40余种。1927年春节在本村“踏席”(即就地化妆演唱),上演《康熙王游南京》。 解放初,长安道情班、会、社主要分布在县东南的子午峪口、辛冠子、扯袍峪、葫芦坡、魏家岭等沿山地带。1958年,县剧团编导和音乐工作者,深入县内各地及户县、蓝田、华县及西安市郊部分农村,采集挖掘民间道情曲调和剧目,在长安民间道情音乐的基础上整理创编出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道情曲目,搬上舞台,排演古典道情剧《槐荫媒》《四岔捎书》等。1959年,县剧团创作干部王昭玺整理的长安道情传统剧《隔门贤》被原长安书店出版,陕西人民出版社再版,为十届国庆节献礼演出,获市级奖。之后,这个剧被省内外一些地方剧团作为传统保留节目。1960年,在西安市文化局文艺研究室的协助下,长安县建立道情剧团(即长安二团),演大型道情戏《墙头马上》,并代表西安市参加陕西省新剧种汇演,获得导演和音乐设计奖,为长安道情的继承与改革积累了经验。1977年,县剧团恢复排练大型道情喜剧《鸳鸯谱》,尤其是道情现代戏《江姐》的成功演出和省、市电台的录音播放,使“长安道情”在群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