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间艺术>>正文
|
|
|
2011-9-2 0:02:24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
|
秦腔是深受长安民众喜爱的古老剧种,其演唱形式主要是大戏,其次为跑台子、小戏(也叫皮影、灯影子)、自乐班等。 大戏 舞台上化妆演出的秦腔戏。早在明代,长安即出现鲁宗道、张治道、何栋、胡蒙溪4家家庭戏班。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长安有“保符班”等13家戏班,长安城内“江东班”“双才班”工旦角的喜儿(旧名牛儿)和色子(岳森玉)的演唱,被时人称为“霓裳羽衣之遗响”“有诸人之胜”,不少长安籍艺人已成为西北各省市秦腔舞台的台柱。光绪年间(1875~1908年),继黄良小邵村李银福领班的“金胜班”之后,相继出现马厂村武秀才刘玉润领班的“鸿泰社”及“玉盛社”“福盛社”和“德胜社”等著名班社,涌现了一批有一定演唱水平和风格的艺人。著名须生润润子,五星乡张家堡人,姓张行五。初在“玉盛班”习小生,后工须生,文武唱做俱佳,喜怒哀乐皆长,嗓音高低有致,刚柔互济,甘甜滋润,拿手戏有《春秋笔》《破宁国》《大报仇》等。民国10年(1921年)后,县内大戏班社有斗门的“民光社”、纪杨的“德胜社”、白道峪的“建庆社”、郭杜王悦铭在长安城内创建东、西二社。民国24年(1935年),黄良东湖村王文鹏在温国寺成立“三民社”,收学生60余名。王文鹏的《辕门斩子》成为后代须生演唱的范例。民国20~30年(1931~1941年)陆顺子(高步云)所领戏班在城南各地演出其拿手戏《大报仇》,群众津津乐道。民国23年(1934年),国民党长安县党部在西安二中学生业余剧团基础上组建长安民众剧团,演出秦腔、话剧等,民国28年(1939年)因经费困难而解散。民国31年(1942年),引镇姬萼生、董鹤亭组建“同乐社”,社员80余名,1950年因资金不足而解散。 1956年,长安县接管西安西关新民剧社组建长安县人民剧团,1956~1975年,先后自办演员训练班6期,培训学员200余人。1981年,县文化局创办长安业余戏剧学校,招收14岁左右的少年学生,开设秦腔表演课和文化课,有时也作实习演出。1984年归属县人民剧团,改为演员培训班。 跑台子 以木偶形式演出的秦腔戏,群众称之为“跑台子”。清末,县内蒲阳王麻子成立“跑台子”戏班,王死后由其子王来来领班,培养出袁克勤等8名青年演员。民国20年(1931年)前后,由袁领班在县内各地演出,人称为“八个娃跑台子”。袁克勤原在西安正俗社学戏,后专演木偶。他的嗓音浑厚,吐字清晰,自成一家,被誉为“袁派”唱腔。1953年,县政府接收其戏班改建为长安县木偶剧团,地址设在西安西大街社会路长安县通讯处原址。长安木偶剧团曾于抗美援朝中赴朝慰问演出。1958年应邀为苏联著名木偶艺术家奥布拉兹和其他国际友人演出,受到称赞。1959年11月,被陕西省文化局接管,改为陕西省木偶艺术团。 民国20年(1931年)后,县内还有长安籍名艺人“四楞子”和“鱼儿”分别带领跑台子,在各地流动演出,亦受到群众赞誉。 小戏 又称皮影、灯影子。其戏台、道具极简单,一般白天演木偶,晚上演皮影。清末到解放初,农村庙会、村会、祈神求雨、婚丧寿诞,小戏演出十分活跃。在县境各地经常演出的有温家山温玉新、稻地江村“刀子嘴”、五台刘村刘福子等的小戏班。 自乐班 有文武乐器伴奏的清唱形式,五七人左右,自唱自乐,故名“自乐班”。这种戏只在公众或私人遇有喜庆时娱乐助兴。由于唱奏简单,易于组织,县内各村一般都有。 1957年,长安各村自乐班发展为村队集体业余剧团,全县约100多个。其中规模较大、设备较好、演唱水平较高的有侯坪、贾里村、侯官寨、五台留村、小江村、庆镇等地剧团。1958年有12个公社成立业余剧团,“文化大革命”中大都解体。 秦腔在长安戏剧史上有特殊地位。近百年中,驰名于省内外,乃至全国的长安籍秦腔艺人、演员不胜枚举。
编辑:秦人
|
|
|
|
|
|